shēn;xìn异体字:【𡥪 㐰 䚱 伩 訫 孞】解释
○ 誠也。見說文
○ 知也。淮南‧氾論:乃始信於異眾也。
○ 明也。呂覽禁塞:以信其事。
○ 從也。呂覽勸學:師尊則言信矣。
○ 敬也。見廣雅‧釋詁
○ 保也。國策‧秦策:則慈母不能信也。
○ 禮之本也。見禮記‧禮器
○ 德之固也。見左文元年傳
○ 言之瑞也。見左襄九年傳
○ 文之孚也。見國語‧周語
○ 義之重也。見大戴記四代
○ 人之幹也。見列女傳貞順
○ 不欺也。論語‧學而:與朋友交而不信乎。〔今世所謂信用、信託。皆此義。〕
○ 守所見而無疑也。〔韓愈文〕:信道篤。〔今世所謂信仰。亦此義。〕
○ 猶審也。國語‧周語:言以信名。
○ 效驗也。老子:其中有信。
○ 符契也。以帛爲之謂之繻。〔漢書平帝紀註〕:律、諸當乘傳及發駕置傳者。皆持尺五寸木傳信。
○ 猶任也。荀子‧哀公:不信怒。〔世俗所謂信步、信手。皆此義。〕
○ 再宿也。左莊三年傳:再宿爲信。
○ 通訉。使者也。史記‧韓世家:發信臣。多其車。重其幣。〔今郵寄函櫝通謂之信。〕
○ 姓也。信陵君無忌之後。又信都。信平。皆複姓。見姓苑
○ 州名。唐置信州。宋因之。在今江西上饒縣境。
解释○ 通伸。易‧繫辭:往者屈也。來者信也。
○ 通身。周禮大宗伯:侯執信圭。


58 页 第 4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