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
依 解释
○ 安也。詩公劉:于京斯依。
○ 纏絃也。儀禮旣夕記:設依撻焉。【注】依、纏絃也。撻、弣側矢道也。皆以韋爲之。【疏】依、以韋依纏其弦。卽今時弓𢐠也。
○ 通扆。其狀如屛風。以赤絹繡斧形。張於天子之後。其高八尺。以示威嚴也。亦曰斧依。禮記‧曲禮:天子當依而立。
○ 博依。廣譬喩也。禮記‧學記:不學博依。不能安詩。
解释○ 倚也。見說文。
○ 恃也。見廣雅‧釋詁。
○ 保也。楚辭‧怨世:余生終而無所依。
○ 助也。漢書‧禮樂志:聲依咏。律和聲。
○ 愛也。詩載芟:有依其士。【箋】依之言愛也。
○ 準也。後漢竇憲傳:乃拜憲車騎將軍。金印紫綬。官屬依司空。
○ 祿也。見方言。
○ 茂木貌。詩車舝:依彼平林。
○ 依然。如故也。〔韋嗣立詩〕:谿嶂各依然。
○ 依依。思慕之意。後漢章帝紀:皆助朕之依依。
○ 依稀。猶仿佛也。〔劉禹錫詩〕:宋臺梁館尙依稀。
○ 因依。聚合也。〔阮籍詩〕:寒鳥相因依。
○ 依違。不決也。漢書‧韋玄成傳:依違者一年。
○ 姓也。見正字通。
○ 依賴日本語。謂請託也。
依 第 51 页 第 5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