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於希切,音衣。
《說文》:倚也。
《書・無逸》:知小人之依。〔註〕言稼穡。
《詩・小雅》:謀之不臧,則具是依。〔又〕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例又,依稀,猶彷彿也。劉禹錫詩:宋臺梁館尚依稀。
例又,姓。
音又,《集韻》、《韻會》𡘋隱豈切,音倚。
《詩・大雅》:于京斯依。
例又,斧依,與扆通。
《儀禮・覲禮》:天子設斧依于戸牖之閒。〔註〕依,如今綈素屛風也;有繡斧文,所以示威也。
例又,纏弦也。
《儀禮・士喪禮》:設依撻焉。〔疏〕依,以韋依纏其弦,如今時弓𢐠是也。
例又,《儀禮・士虞禮》:佐食無事,則出戸負依南面。〔註〕戸牖之閒謂之依。
例又,喻也。
《禮・學記》:不學博依,不能安詩。〔疏〕謂依倚譬喻也。
音又,《韻補》叶烏皆切,音挨。曹植詩:願爲西南風,長逝入君懷;君懷良不開,賤妾當何依。又,白居易詩:坐依桃葉妓。自註:依,烏皆反。
《儀禮・士喪禮》設依撻焉。《疏》依,以韋依纏其弦,如今時弓𢐠是也。
謹照原書士喪禮改卽夕禮。如今時改卽今時。
注解
〔依〕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中,康熙部首是人部。
〔依〕字拼音是yī,左右结构,可拆字为亻、衣,五行属土。
〔依〕字造字法是形声。从人,衣声。甲骨文字形。人在衣中。本义是靠着。
〔依〕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yī] ⑴ 靠,仗赖⑵ 按照⑶ 顺从,答应⑷ 亲密的样子:“有~其士”。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给力宝典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