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九 解释
○ 陽之變也。象其屈曲究盡之形。見說文。
○ 陽數也。易文言:乾元用九。
○ 奇數也。素問三部九候論:天地之至數。始於一。終於九焉。
○ 多數之稱。公羊僖九年傳:葵丘之會。桓公震而矜之。叛者九國。〔按言叛者衆。非實有九國也。〕
○ 久也。洪容齋五筆:九作久。陽數九。取老久義也。
○ 南方也。素問五常政大論:眚于九。
○ 究也。見廣雅‧釋詁。
○ 九九。算法也。韓詩外傳:有以九九見者。【注】九九若今九章算法。〔夏至及冬至後。八十一日。亦曰九九。〕
○ 九疑。山名。淮南‧原道:九疑之南。【注】在蒼梧。虞舜所葬處也。
○ 陽九。窮戹也。文天祥歌:嗟予遘陽九。〔按道書靈寶云。天戹謂之陽九。地戹謂之百六。〕
○ 近世公牘帳簿記數作玖。商碼作文。亞拉伯字作9。
○ 姓也。唐九嘉。宋九眞。明九焯。又九百。複姓。又秦九方𦤎。善相馬。
解释國名。殷有九侯。見史記‧殷本紀。
解释通鳩。莊子‧天下:禹親操槖耜而九雜天下之川。釋文:本亦作鳩。聚也。
九 第 16 页 第 3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