鄅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廣韻》、《集韻》𡘋王矩切,音禹。
《說文》:妘姓之國。
《春秋・昭十八年》:邾人入鄅。〔註〕鄅國,今琅邪開陽縣。
例又,姓。
《廣韻》:鄅子之後,以國爲姓,去邑从禹。
音又,《韻會》:果羽切;《五音集韻》:俱禹切,𡘋音矩──義同。
注解
〔鄅〕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下,康熙部首是邑部。
〔鄅〕字拼音是yǔ,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禹、⻏,五行属水。
〔鄅〕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yǔ] ⑴ 中国春秋时国名,故址在今山东省临沂市北。⑵ 姓。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给力宝典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