睒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失冉切,音閃。
《說文》:暫視貌。郭璞〈江賦〉:獺賧瞲乎厱空。
例又,窺也。揚子《太𤣥經》:瞢復睒天,不覩其軫。〔註〕瞢復而窺天,天道高遠,故不見其軫界也。
例又,電光也。
《元包經》:電炟炟其光睒也。韓愈〈寄崔立之〉詩:雷電生睒睗。
例又,晶熒貌。韓愈〈東方半明〉詩:太白睒睒。
例又,地名。
《唐書・南蠻傳》:越睒之西產善馬,世稱越睒駿。又,《元史・地理志》:廣南西路,北勝府順州,俗名牛睒。
例又,國名。晉法顯《佛國記》:西北有國名拘睒彌。
音又,《集韻》:舒贍切,閃去聲──視速貌。
音又,《廣韻》、《集韻》𡘋吐濫切,塔去聲──𠋫視也。
例又,部落名。
《唐書・西域傳》:突羅朱闇婆部落,名伽龍睒。
例《韻會》一作覢,《集韻》通作䀹,或作𥊆。
注解
〔睒〕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中,康熙部首是目部。
〔睒〕字拼音是shǎ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目、炎。
〔睒〕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shǎn] ⑴ 暂视。⑵ 窥视。⑶ 闪烁。⑷ 晶荧貌。㈡ [tàn] ⑴ 候视。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给力宝典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