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言得鱼忘荃。蹄,兔罝。语出《庄子·外物》:“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详细解释《庄子·骈拇》:“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后用“鹤长凫短”比喻事物各有特点。
详细解释芒然:模糊不清。若有所失而又不知所以的样子。
详细解释纳:穿;屦:鞋;踵:脚后跟;决:破裂。穿上鞋子,破了后跟。形容衣着褴褛。
详细解释指一方面具有圣人的才德,一方面又能施行王道。这是道家的政治思想。
详细解释语本《庄子·骈拇》:“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后以“强凫变鹤”谓硬把野鸭变作仙鹤。喻滥竽充数,徒多无益。
详细解释意为夏虫活不到冬天,菌类朝生暮死。比喻极短的生命。
详细解释衿:同“襟”。 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儿。形容衣衫褴褛。比喻顾此失彼,处境困难。
详细解释语:谈论。不能和生长在夏天的虫谈论冰。比喻时间局限人的见识。也比喻人的见识短浅。
详细解释避世:隐居不出仕;绝俗:与世间隔绝。脱离现实生活,不和人们往来。形容隐居山林,不与世人交往。一般指消极处世的态度。
详细解释苞苴:蒲包,指赠送的礼物,引申为贿赂;竿牍:竹简为书,指书信,这里特指请托信。指携着礼物带着书信,去探访人。指行贿请托。
详细解释没有用绳缆拴住的船。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涯。也比喻无拘无束的身躯。
详细解释姑射:山名;神人:得道的人。原指姑叶山的得到真人。后泛指美貌女子。
详细解释剑头:指剑环头小孔;吷:象声词,形容声音微小。比喻言论无足轻重。
详细解释跫:脚步声。原指长期住在荒凉寂寞的地方,对别人的突然来访感到欣悦。后常比喻难得的来客。
详细解释尾生:古代传说中坚守信约的人,他为守约而甘心淹死。比喻只知道守约,而不懂得权衡利害关系。
详细解释蜗角:蜗牛的触角;蝇头:苍蝇头。比喻获利甚微,不足挂齿。
详细解释跫:脚步声。原指长期住在荒凉寂寞的地方,对别人的突然来访感到欣悦。后常比喻难得的来客。
详细解释传说孔子的学生子贡,在游楚返晋过汉阴,见一位老人抱着水瓮去灌园,就建议他用机械汲水,老人不愿意。比喻安于拙陋的淳朴生活。
详细解释指鹪鹩筑巢,只不过占用一根树枝。后以之比喻安本分,不贪多。
详细解释《庄子·逍遥游》:“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成玄英疏:“庖人,谓掌庖厨之人,则今之太官供膳是也。尸者,太庙中神主也。祝者,则今太常太祝是也,执祭版对尸而祝之,故谓之尸祝也。樽,酒器也。俎,肉器也。”后因以“代越庖俎”比喻越出本分,代行其事。
详细解释一个人具有深厚的道德修养,人们只需一接触便能感受得到。
详细解释二:疑,不明确;缶、钟:指古代量器。弄不清缶与钟的容量。比喻弄不清普通的是非道理。
详细解释《庄子·骈拇》:“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后以“鹤短凫长”比喻颠倒是非,妄加评论。
详细解释谓井深而吊绳短。语本《庄子·至乐》:“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后以“汲深绠短”喻力不胜任。
详细解释鼹鼠的肚子,蜗牛的肠子。比喻所求有限或气量狭小。
详细解释《庄子·养生主》谓庖丁解牛,三年后所见皆非全牛,只见其骨节皆空虚,“彼节者有闲,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闲,恢恢然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后因以“投刃皆虚”比喻处理事务得心应手。
详细解释西子:即西施,春秋时越国的美女。形容女子的病态美。比喻名家的诗文、字画等,其本身存在的某种疵病不足以掩盖其固有的优点,有时反而增色。
详细解释濡:湿润;呴:吐口水。互相吐口水,湿润对方。比喻在困境中相互救助。
详细解释刀刚在磨刀石上磨过。形容非常锋利。新发:刚磨过;硎:磨刀石。
详细解释虚:使空虚;室:指心;白:指道。心无任何杂念,就会悟出“道”来,生出智慧。也常用以形容清澈明朗的境界。
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