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扶助,支持。国有危急之事,不须外力扶助便能安然平息。
详细解释语出《论语·泰伯》:“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朱熹集注:“巍巍,高大之貌;荡荡,广远之称也。”后以“巍巍荡荡”形容道德崇高,恩泽博大。
详细解释温:温和;良:善良;恭:恭敬;俭:节制。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准则,泛指态度谦恭,举止文雅。
详细解释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详细解释儿子帮父亲隐瞒恶迹。这是封建纲常礼教所提倡的。
详细解释哀矜:怜悯。指对遭受灾祸的人要怜悯,不要幸灾乐祸。
详细解释阙疑:把疑难问题保留下来,不下判断。多听一听别人的言论,把疑难问题保留下来,暂不下判断。也指知识渊博而治学严谨。
详细解释原指鲁国自文公起不亲到祖庙告祭,只杀一只羊应付一下。后比喻照例应付,敷衍了事。
详细解释好:喜爱;谋:谋划,思考。指遇事勤于思考,能把事情做好。
详细解释期:一整个周期;期月:一整月。一整月就会有成就。形容治理国家或办某项事情见效迅速
详细解释尽:极。极其完善,极其美好。形容事物完无缺。同“尽善尽美”。
详细解释磨了以后不变薄。比喻意志坚定的人不会受环境的影响。
详细解释身上穿着软皮衣,骑着肥壮骏马。指生活富裕,放荡不羁。
详细解释三复:多次反复;斯言:这句话。反复朗读并体会这句话。形容对它极为重视。
详细解释给人以恩惠利益,而自己又耗费不多。亦作“惠而不费”。
详细解释措:安置,处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
详细解释周:接济。继:帮助。救济帮助有急难和贫乏的人。亦作“周急济贫”、“周贫济老”。
详细解释磨不薄,染不黑。比喻坚贞高洁的品质,不因外界影响而有所改变。
详细解释谓思想志向不同的人不会在一起共事。语本《论语·卫灵公》:“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详细解释笃信:忠实地信仰。指对道德和事业抱有坚定的信心,勤学好问。
详细解释迩:近处。指近处的人安乐,远处的人来归附。形容政治清明。
详细解释龟甲和宝玉在匣中被毁坏。比喻辅佐之臣失职而使国运毁败。
详细解释指杂色牛生纯赤色、角周正的小牛。比喻劣父生贤明的儿女。
详细解释讷言:说话谨慎;敏:敏捷。指说话谨慎,办事敏捷。
详细解释比喻功败垂成。语本《论语·子罕》:“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详细解释不改变自有的快乐。指处于困苦的境况仍然很快乐。
详细解释告诉了这一点,就可以知道另一点。比喻能明了事物的因果同异的关系,据此知彼。
详细解释硁硁:浅陋而又固执的样子。坚持自己看法的谦词。
详细解释指必须按照正统伦理观念和礼仪关系来端正纲纪名分。
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