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阅读史

蹒跚学步之时,我的眼里只有布娃娃。进入幼儿园之后,图文并茂的画报在我眼前展开了七彩的羽翼,我像阿里巴巴走进了金碧辉煌的藏宝洞,与书的不解之缘也拉开了序幕。三头六臂的哪吒、精灵古怪的小猕猴、美丽善良的人鱼公主……使我的幼年墨香氤氲。

学会拼音之后,那些神秘的方块字变成了一个个听话的小精灵。它们像璀璨的水晶球,闪烁在我心灵的每一个角落。看到白雪公主起死回生,我的心情灿烂如金;读到葫芦娃被蛇精所害,我的心情不禁苍白如纸。我多想用火红的热情去帮助那个卖火柴的小女孩,我多么渴望拥有一朵七色花,和小兵张嘎嬉戏在绿草如茵的原野上,聆听淡紫的风铃在微风中浅吟低唱,追寻雪白的鸽群在蔚蓝晴空划出优美的弧线……

一进初中我就好奇地读《白话聊斋》,《画皮》中那个青面獠牙的魔鬼光顾了我的梦境。可惜我当时既没有渔夫的魔瓶,也不会画符念咒,妈妈时常取笑我大叫而起、蒙头发抖的傻样。不过我还是按捺不住好奇心,读完了整套鬼故事。大约是因为我没有做亏心事吧,聊斋里的女鬼们不再纠缠,梦中倒是多了狐仙们的变幻多姿……

渐渐地,我认为童话书是小儿科,看大部头才过瘾。《三国演义》、《水浒传》、《骆驼祥子》等经典名著成了我的囊中之物。诸葛亮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竟然出师未捷,怎不令人扼腕叹息?宋江等英雄好汉梁山举事,何等地义薄云天!为什么一招安就走上了不归路?坚强的祥子就像一块冰,被黑暗如漆的社会融化得一塌糊涂……名著们优美的语言、精巧的构思、真挚的情感,犹如营养丰富的食粮,让饥肠辘辘的我大快朵颐。

我起先排斥外国书,觉得光人名就一大串,读起来费劲,说出来拗口。可是,泰戈尔的《飞鸟集》令人爱不释手,高尔基的《童年》让人荡气回肠。我不断地和外国读物对话,莫泊桑、海明威不远万里而来,伊索、荷马穿越时空的隧道,他们随叫随到,丝毫没有名人的架子,这是多么惬意啊!总喜欢带一袋牛奶,到如茵的草坪上去书海里徜徉。偶有微风掠过发梢,四溢的书香和奶香伴随晨光的花束和晚霞的彩巾接踵而至。

虽然高年级学业繁重,但我仍然见缝插针,不放过任何茶余饭后的课余时间。品读好书时的感情起落饶有趣味,刚才还为茶花女的不幸痛断肝肠,现在却因简·爱和罗切斯特终成眷属而欣喜若狂。一会儿为屈原的投江殉国扼腕叹息,一会儿为基督山伯爵的传奇人生心驰神往,一会儿又为战争与和平而慨叹世事沧桑……书可真是一个百变精灵!我会把书籍的花瓣撒在青春的记忆里,把书籍的馨香留在岁月的年轮里,把书籍的色彩印在智慧的心田里……无论外面的世界如何喧嚣,我心中都有一方净土,因为灯火阑珊处有书,我成长的旅途上会一直墨香四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