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养不是束缚
涵养不是束缚,而是解放。为什么这样说呢?翻开新华字典,找到关于“涵养”一词的解释:能控制的功夫,修养。从字面意思理解,似乎很容易理解,涵养不就是修养吗,不就是要控制情绪吗?
不,“涵养”一词看似简单,但包罗万象。涵养不是束缚,而是养量;涵养不等于修养,但与修养密切相关。涵养,使人严肃而不孤僻,使人活泼而不放浪、使人稳重而不呆板,使人热情而不轻狂,使人沉着而不寡言,使人和气而不盲从。
每个人都是塑造自己的工程师,而“涵养”便是塑造自己的“一砖一瓦”。自古的学者都讲究养能、养学、养气、养德、养心、养量,按照做人处事的原则,重要的是养量。养量便等同于涵养,涵养是指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能够有效控制自己情绪的某些行为。从行为影响到精神,让我们的精神与品德得到升华。
德国的大文学家歌德有一次在魏玛一个公园的小路上散步。那条小路很窄,偏偏遇上了一个对他心存敌意的评论家。他们都停下来看着对方。评论家开口了:“我从来不会给一个傻瓜让路。”
“但我会。”说完,歌德退到了一边。
歌德的涵养让我钦慕也值得我学习,这便是真正有涵养的人。涵养不仅是让我们有能控制情绪的能力,还是一份器量。人有一份器量,便有一份气质;人有一份气质,便多一份人缘。虽然涵养不是一时之事,但是我们可以在后天学习、培养。
涵养是一个人在别人该是暴怒的时候不暴怒,别人该急躁的时候不急躁,别人该哭泣的时候不哭泣,别人该高兴的时候不显示出高兴。
涵养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涵养表现着一个人的与众不同。在生活中,在人群拥挤的时候别人不小心将你新买的鞋子踩脏,你不生气也不表现的很痛惜,这便是涵养。在发生了一些你不了解的事情时,你不去参观不去参与,而是一点也不好奇,这便是涵养。涵养是别人将喜怒哀乐表现在脸上时,你云淡风轻。不影响别人,不将来自于外人的评价或喜或怒,涵养就是能养成我们自身的度量。
缺乏涵养的人十分可怕,这样的人犹如干涸的泉眼没有纯净的泉水滋润,性格枯燥暴躁,内心世界也是空白格。有涵养的人往往通情达理,正因为懂道理、明事理、知进退,才显示出能够理解别人和宽容别人的胸襟,显示出自己的宽阔的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