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观后感
今天看了谢添导演的电影《茶馆》,剧中刻画了在“裕泰”茶馆里发生的从清末到解放前约半个世纪的世态炎凉。茶馆王掌柜目睹这一切,为了祖辈的基业,他时时低头哈腰、处处不冒犯别人,可最终还是落下个与茶馆共生死的结局。在那个动荡年代,没有王法,没有人权,一丝的善心也许会招来劳役之灾。在黑暗的那几十年里,没能看出一点光明。
人们起先都认为这是洋人造成的,洋人走后,日本人来了,战乱更变本加厉,日本战败了,国民党统治下的北京没有丝毫改变,甚至连60年的老茶馆都留不住了,王掌柜心碎了。在茶馆里的各色人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但不是每个人都有尊严。在那个混乱的社会,尊严是个奢侈品,因为你都无法保证自己的温饱。
看电影时难免会把自己置身其中,如果自己生在那个时代,我应该是个什么角色,会同流合污,或是毅然反抗,或是苟且偷生?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在那个时代,生活在最底层的人无从追求理想,无从自由恋爱,无从看到未来……唯一的希望就是能活下来,本能的活着。
当我们处在没有公平、正义的社会,那人性是如何被扭曲的呢?鲁迅的《药》、《祝福》、《阿Q正传》,老舍的《茶馆》描写得还不够么?我有时候想为什么有些人会那么坏,是因为他不知道自己坏还是他不怕遭天谴?或许都不是,因为有时候天谴是很不靠谱的。当代社会之所以比较文明,不是人变了,而是那些不怕遭天谴的人怕遭法谴,所以,王法是文明的保证。
《茶馆》是中国乃至世界话剧史上的瑰宝,我会细细品读。谢添导演的这部电影绝对称得上是佳作,非常感谢谢添导演带给我们“真实”的茶馆,感谢于是之(饰演王利发)、郑榕(饰演常四爷)等老一辈演员的精湛表演。希望我们这个时代,茶馆永远可以“裕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