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毛泽东选集》第一卷有感
淡黄的封面很难引起人们的注意,闲暇之余翻开《毛泽东选集》第一卷,觅其韵味。以前从未涉猎中国革命及党政理论方面的书籍,总觉得其乏味无趣、枯燥无味,无法让读者波澜不惊。《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包括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著作,根据目录,无趣的看了第一部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心里不自觉地为之一颤,竟然萌生一种意兴盎然、春风扑面之感,并没有预期的枯燥无味。顺着思绪,便一页一页细心读起,略有感受。
心思缜密洞察问题,独特见解解决难题
在《毛泽东选集》中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一代伟人的睿智,各类演讲、报告的逻辑思维、辨证思维都很清晰,受益无穷。然而毛泽东本人是一个很会分析,知识思维宽广,看问题很深透,思维很缜密,观点独到,针对性强的伟人。作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以特有的政治嗅觉完成了一篇篇清晰透彻,总是能抓住时下的主要矛盾,心思缜密地洞察每一个问题,而独到见解地解决每一个困难,并对战略战术灵活运用,最终取得胜利。《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是毛泽东同志在中共湘赣边界第二次代表大会写的决议的一部分,从六个方面分析了当时的中国革命处于的历史阶段、政权性质,分析透彻、逻辑紧密、见解独特、思维宽广,正确指出了当时的历史发展方向。
团结凝聚群众力量,和谐民主科学决策
《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反对自由主义》、《必须强调团结和进步》一篇篇文章令我印象深刻,说明了在当时的形势下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重要性,总体阐明了团结与进步之间的密切联系,团结在发展中起到的作用,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才是争取革命战争的胜利,才是一切发展和进步的力量源泉。同时,历史也证明了“团结就是力量”亘古不变的真理,在每一个人的生活工作中,我们要减少矛盾的来源,团结同学、同事、邻里,发挥“团结”的力量,凝聚众人智慧,营造和谐、民主、科学的发展氛围。工作中,我们常常会主观臆断,执行“一言堂”的错误或不合理决策,造成工作的被动和发展的方向错误,然而,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凝聚一切可凝聚的智慧、科学民主智慧的决策将能促进健康的发展。
结合实际灵活应对,坚决反对本本主义
阅读中,《反对本本主义》、《实践论》、《总政治部关于调查人口和土地状况的通知》等几篇文章对我影响比较深刻,毛泽灯同志将当时革命中出现的“教条主义”被称作“本本注意”,严厉地批评了脱离实际、盲目指挥的实际现状,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向实际情况调研,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工作思想。《实践论》更是深刻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和认识论,结论是通过实践发现真理,而又通过实践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在上学时代,我们都学过政治或哲学,都知道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性质和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和变化,而个人正是社会的单元,我们要通过实践发现正确、科学的理论,再付诸于实践,从而更科学、规律地影响社会。这一点与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是相互一致的,指导我们要深入群众、深入基层一线,要向人民群众要智慧、要实践、要措施,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实际工作。
关心关爱群众生活,注重工作方式方法
在《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中有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要关心关爱群众,注重工作的方式方法,善于抓住每一个人、每一件事的细节,做一个“善于当班长的党委书记”。在《关心群众生活,注重工作方法》一文中,始终贯穿着“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马克思主义观点”,更是用红军的扩大、长冈乡的工作、国民党的“堡垒政策”等论证了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和完成革命任务之间的辩证关系,这在目前的现实工作中是很有意义的。现实工作中,我们要明白关心群众生活的意义,指明工作思路,研究工作方式方法,用辩证的思维看待企业的发展与关心关爱群众生活的关系。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更是企业发展的推动者,工作中要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尽可能的发挥正能量,但也不能疏忽或者看轻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目标是发展的方向,而方式就是我们的制度、计划、流程,正确的“方向”匹配科学的“方法”,才能争取自己的最大收获,才能实现我们的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