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为孝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题记

“孝”,是做人的根基,孝顺父母,是做人的根本与义务。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源。常存仁孝心,则天下凡不可为者,皆不忍为,所以孝居百行之先;一起邪淫念,则生平极不欲为者,皆不难为。

这句话告诉我们孝道是善类之中的首位,淫邪为恶毒的源头。经常怀有仁义孝顺的心理,那么天下凡是不可以去做的事,都能够忍住不去做,因此说孝道是这些行为中的首位;一旦起了淫邪的念头,那么平生一些很不愿意做的事,便都不再难做!

由此可见孝的含义与份量在生活中是多么的重要,在华夏五千年的历史中,炎黄子孙奉承孝道,有层出不穷的孝义人士为我们演绎影响深渊的孝道故事:曾参啮指痛心、汉文帝刘恒亲尝汤药、仲由百里负米、闵损芦衣顺母!这些故事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激励我们时刻做到百善孝为先!

儒家《孝经》曾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爱护自己的身体,是父母所希望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都能不受到任何的伤害,我们的身体来自于父母,父母会比我们更心疼我们自己,因此,为了父母,请珍惜自己的身体发肤,这样的话父母就会少一分担心,多一份安心!

作为我们华夏五千年沿承至今的“孝道”美德,现如今又有多少人能做到真正的孝顺父母呢,现如今的人们根本不理解孝顺父母该如何孝顺,不知道父母需要的是什么,是豪华富宅?还是锦玉绫罗?其实不然,父母需要的很简单,她们只是希望繁忙中的子女能抽出一丝的空闲去陪陪她们,看望她们。哪怕家中残垣断壁,哪怕每次布衣粗食,对于她们来说子女的关心才是最幸福的!

曾经有一首歌叫《常回家看看》,这是首很老的歌曲,其中的歌词写出了中华儿女对家的那份亲情,以及父母对子女的心声,“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给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是啊,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就希望子女能平平安安团团圆圆!

孝顺父母是我们的义务与道德,一个人如果连孝都遗弃了,那么他还有什么不能遗弃的呢,不妨在百忙之中找个时间回家看看父母,对一直等待子女归家的父母说一句“爸,妈,你们辛苦了,我回来了!”

工作是重要,父母也是很重要,没有了父母,再大的工作也没有了努力的目标。工作为了让父母过的更好,因此去努力,但有多少游子在工作中渐渐忘却了父母,忘却了一直在家苦苦等待子女归来的慈善双亲!或许父母需要的不是你工作带给他们的奢华享受,而是希望你能放下工作回去看看!不论多忙请不要忘记,我们的家中一直会有两位老人在等待我们踏上归家的旅程!

“树欲动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孝是不能等待的,请不要让琐事锁住自己回家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