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情时速》观后感
昨天晚上一个人跑到电影院,看了很多人都推荐的《危情时速》这部电影,说实话,确实不错!
电影很快进入紧张的氛围,让观众的心一下子就紧张起来。通过不同角度的介绍和对话,为后面故事展开做了许多铺垫。美国的个人英雄主义再一次得到体现,只不过这次的主角不再是前海军陆战队队员,也不是SWAT特警,而是一位拥有28年开车经验的机师和刚上岗一天的车长。故事中多次运用到了驾驶经验,以及物理方面的知识,显得更为真实,更容易触动观众紧张的心理。
不过整个影片中还是有很多地方我觉得存在问题。第一个:为什么火车的自动制动会出现问题,档位为什么会自动跳下来?第二个:第一次尝试为列车减速的时候为什么非要等火车降到每小时40英里以下,那个被直升机吊着的士兵才能放到火车上呢?第三个:故事的结尾居然是一个电焊主任驾着老式的皮卡(不确定是不是皮卡),搭载着一个受了脚伤的年轻车长,从车尾一路狂奔到车头,然后跳上车头停车;为什么没能找到一个拥有作战经验,受过专业训练的军人来完成这样一项任务?这让我觉得有些莫名其妙。可能也正是有了这些莫名其妙,才使得整部电影能够让观众捏一把汗,能够提升整部电影的观赏度吧。
看完之后,一个念头突然出现在我的脑海里,似乎结尾显得简单了点:车长跳上了火车,直接将它停下,所有人都安全了。可是它忽略了一个问题,车厢的危险品的威力并没有展示在人们面前,如果剧中有某个镜头能够体现这一点,我想电影的整体效果会更好。其次火车头经过两次撞击居然完好无损,首先对美国的建造技术表示敬畏,但是如果撞击撞坏了车头的控制系统,或者其他什么的,比如进入车头的车门无法打开等,而在不远处火车又将遇到无法避免的灾难,再通过各种努力将车停下,我想效果会更好,刺激性会更强,观众的心也会提的更高。但无论怎样,这部电影已经让人们能够去想象一些问题,一些可能会发生的事情的问题。
想想如果我们会是那个车头上的一员,我们会怎么做?会像电影的主人翁一样无谓自己的生命去拯救更多的灵魂,还是停下已经安全的火车,走进一家咖啡店看着现场直播?幻想永远不会是空想,或许有一天,你的幻想就会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