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磨灭的印记——读《红岩》有感
经历风霜雨雪,辗转苦难坎坷。弹指一挥间,中国共产党已走过风风雨雨九十年。九十年的漫长岁月中,多少英雄儿女为建设新中国而抛头颅、洒热血;多少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多少颗对祖国无比热爱的心在默默无闻地奉献……这一切的一切都记录在了《红岩》这本革命小说中,它向人们诉说着那段永不磨灭的历史。
《红岩》中有众多形象饱满、性格鲜明的革命人物,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自然是那如竹子一般坚忍不拔的江竹筠。她对战友们十分关心、友善,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江姐”。江姐生前一直从事地下工作,为革命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由于叛徒的告密,江姐不幸被捕,关押在重庆渣滓洞监狱。在狱中,敌人为了获取情报用尽了各种酷刑——带刺的钢鞭、老虎凳、电刑……敌人甚至将竹签钉入她的十指,企图从这个女共产党员身上打开缺口。可敌人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个看似柔弱的女子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坚强毅力。一次次残酷的拷打使她痛昏过去,但她没有吐出一个字;敌人用尽了法子,却不曾让她有丝毫动摇。她曾说过:“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时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其坚其强,其悲其壮,可见一斑。
江姐在工作中坚守着共产党员的职责,甘愿为革命事业牺牲自己的全部。江姐的丈夫彭咏梧一直与她并肩战斗,出生入死。不幸的是,丈夫在一次战斗中壮烈殉国。没有人性的敌人竟将老彭的头颅割下挂在城门上示众。江姐偶然路过城门时看到这一情景,心如刀绞。可为了不引起过往的敌人的怀疑,她还强忍悲痛,表现出镇定的样子。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江姐仍不忘写信给一样是共产党员的哥哥,希望自己唯一的儿子能够踏着父母的足迹,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到底。江姐牺牲时年仅29岁,她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这个伟大的事业。
在《红岩》这部书中,江姐只是众多英雄儿女的一个缩影,只是无数优秀共产党员的代表。一个个闪光的名字见证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坎坷,一件件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洗涤着人们的心灵。人们永远忘不了这一切,这永不磨灭的印迹会深深地烙在人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