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粽子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到了。每到这时,妈妈总要包一锅香喷喷的粽子,今年也不例外。这不,一会儿就忙活上了,不过,今年我也学会了包粽子。
首先,要准备各种原材料。有新鲜的芦苇叶、糯米、花生、豌豆、红豆、蜜枣以及最后要用的棉线。五颜六色的,种类齐全,简直就像开一个小型的农业展览会。待一切准备齐全,就可以开始包了。
首先,妈妈给我演示怎样包粽子。先选两张粽叶,要颜色翠绿鲜亮并完整的,把两张叠在一起,光滑的那一面朝上。然后一只手抓着顶部,一只抓着叶子的三分之一处,同时往里窝,形成一个漏斗状。一定要保证底下没有空隙之后填充原料。顺序有讲究:先盖上一层糯米,再放枣、花生、红豆,上面放一层糯米,要把漏斗填平,最后一步是一只手捏住粽子两端,另一只手把粽叶盖在漏斗上,盖严后,再把粽叶尾部剩余的部分缠在粽子口上,最后把准备好的棉线缠上。不大一会儿,一个美观、精致的粽子就出现在了我的眼前。
看着妈妈娴熟的动作,我心里想:这有什么难的,包就包。我洗干净了手,准备挽起袖子大干一场。选粽叶的这一关我很顺利地通过了,可窝漏斗这一关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有完成。不是太大就是太小,或者是底下留有一个小洞。可恶的粽叶似乎在跟我作对,我一连试了七八回也无功而返。我无奈地看看妈妈,妈妈已经包好五、六个了。再看看手中的的粽叶,它仿佛瞪着眼睛,嘲笑我说:“你真笨,连我都制服不了。”妈妈看出了我的心情,对我说:“别着急,慢慢来,总会成功的。”听了妈妈的话,我开始认真地练习起来。不一会儿,我就能熟练地窝出一个漂亮的漏斗形了。
下一步是填馅,由于没有抓紧,第一次尝试,我的粽子底部出现了一个小洞。哎,一个小差错,前面的辛苦就付之东流了。还要重新来,看来真不能大意啊。
最后一步是封口,这也是最艰巨的一项任务,小心翼翼地拿着自己的粽子,在妈妈的指点下一点一点地封口。耶!终于成功了。
妈妈把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大火煮开后,经过将近三个小时的焖煮,我耐心地等待着美食,终于可以出锅了,我迫不及待地掀开锅盖,一阵清香扑鼻而来。揭开粽叶,白花花、亮晶晶的糯米展现在我的眼前。再往里,是五颜六色的豆子、枣、花生。赶快尝一口,芦苇叶的清香配上糯米的香味,再加上枣的香甜,那味道,怎一个“香”字了得。
煮好的粽子,妈妈给亲朋好友分送粽子,望着他们的笑脸,我格外自豪,因为这其中也有我的一份功劳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