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夜之梦】学生会的“陷落”

最近,湖北咸宁职业技术学院一暑期留校值班的学生会干部,因欲收缴学生扑克被五名新生围殴致死。据我观察,媒体关于此次事件的报道和评论侧重点依然是习惯性放在了诸如“校风”日下、校园暴力、学生之间感情冷漠这些早已被人嚼烂的问题上。而在我看来,这个极端性事件于教育本身更为重要的意义也许在于,它把几乎所有人都早已心知肚明的学校管理体制的症结放大了,从而也把学生会这一组织性质与功能所遭受的触目惊心的扭曲与变异呈现在公众面前。而这种扭曲与变异无疑是透视病象丛生的学校管理体制的绝佳视角。

对现代中国文化思潮变迁稍有了解的人想必都能感觉到,大学的学生会曾在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推动现代中国的文化转型和思想转型上做出过卓越贡献。从“五四”,到“五卅”,再到后来的“三·一八”、“一二·九”,举凡现代中国历史上具有标志意义的重大的政治事件和思想事件,学生会都在其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重要角色。与此相应的,是那时的学生会的干部同时也是当之无愧的学生领袖,他们以道德文章表率群伦,以幼弱之肩负国之大任,他们所以能够振臂一呼,追随者众,想来不是没有缘由的。

抚今追昔,不能不使人顿生“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之慨!如今的学生会都在干什么?如今的学生会都是何人在“执掌”?与政府机关人员一再精简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大学的学生会组织的日渐膨胀,某系学生千余,而系学生会的干部却近两百,主席下面又有副主席若干,又有所谓“秘书处”,有秘书长、副秘书长若干,下设各部,部长、副部长一大堆,干事一箩筐,美其名曰“让越来越多的学生有得到锻炼的机会”。

其实,所以有那么多的学生对加入学生会趋之若鹜,无非是因为学生会事实上已经成了“分肥”机构,加入学生会,就意味着在入党、评选所谓“优秀学干”、“三好生”、国家和省政府的奖学金上比普通学生有更多的胜算,万一能混上主席、副主席的“高位”,还会成为“留校”的首选。

如果允许讲实话,我要说,如今的学生会就是为那些奔竞邀宠之徒把持着;这样的学生会非唯不能践行那些写在纸上的学生会职能,反而败坏了师生关系,腐蚀了同学关系;这样的学生会成为学生的“眼中钉”也就毫不奇怪,因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都知道那些平时颐指气使的家伙是些什么货色!如今的整个教育已经很难说还有什么风格和品节可言,而乌烟瘴气的学生会也就成为中国教育精神下行的外在表征,有人说,如今的学生会是“好学生进去变坏,坏学生进去更坏”,说得痛快!

从理论上讲,学生会是学生的自治组织,是学生行使民主权利,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组织机构。它不惟是非官方的,相反,由于学生会是理所当然地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发言和行事,是学生的情绪、意志的集中表达,当局和校方理应是学生会眼中的假想敌。这才是正常状态下的学生、学生会、校方之间健康的、良性的三方关系。

遗憾的是,这样的健康的、正常的三方关系如今已成了遥不可及的“仲夏夜之梦”,因为,众所周知,如今的学生会早已沦落为校方、政工干部、辅导员对学生进行纪律管制和思想管制的工具。明里是对学生的“管理”几乎成了学生会的日常工作,诸如检查宿舍卫生、考勤等等,碰到早晨第一节有课,我常会在教学楼的入口,看到戴着红袖箍的学生会干部摸样的人,顾盼自雄,年纪轻轻已颇有官样,这是他们受命在这里检查学生迟到;暗里则更可怕,很多学校的学生会干部事实上已经有意无意成了政工干部、辅导员“安插”在学生中的“耳目”和“眼线”,这种“秘密警察统治”正在腐蚀着正常的、健康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

很多学生刚入校时很淳朴,在接触了学生会之后,他们才感觉到学校原来也是个“大染缸”,经常有学生跟我讲:“我也要跟人玩阴的了。”我不禁悲从中来,不敢相信这样的话竟会从那些二十出头的孩子口里讲出来。学生会和校方一道成了广大学生眼中的“假想敌”——这恐怕也能算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一大奇观!

读胡适、鲁迅、周作人的日记,知道这些前辈大师们当年在清华、北大等高校的演讲很多都是接受的这些大学学生会的邀请,如今,这样的懂得尊重老师、尊重知识、尊重学术的具有纯净的精神气质的学生会安在哉?如今的学生会干部早就熟谙了“官场”潜规则,忙着“密切联系领导”去了,普通老师要想让学生会眼中有你,万难也要混个“教研室主任”当当!不然,你学术水平再高又咋样?真是“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盍可忽乎哉”!

限于篇幅,本文所涉及的还只是当今学生会组织扭曲与变异、腐烂与堕落(请原谅我用了如此不厚道的字眼)的冰山一角。需要特别指明的是,“咸宁事件”只是我写这篇小文的由头,事实上本文也没有涉及“咸宁事件”的具体情境,那有待警方的调查取证;如果我认为“咸宁事件”把高校普遍存在的学生和学生会之间的紧张与矛盾推到了极端状态,也只是我的悬揣,非为殴人致死者张目,好在这些大家都心知肚明的学校管理体制的病象最终也无法摆到法院的桌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