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亿分之一颗星球的孤独
美国宇航员马克曾说过,在太空中,地球很微小,一颗行星也许某一天与她擦肩而过,足以毁灭了。这个星球还有那么多的生物,弱肉强食,战争,会不会发现自己渺小时手无足措。马克,决定成为和平主义者。
也许会存在平行空间,会有和地球一样的生命体,会有高等智慧的生物,宇宙在不断膨胀,星系在远离,我们只是那么偶然地存在,万亿年前,也许们是星体的一部分,彼此孤独,那时还不具备思想的力量,我们以相同的向心力凝聚,重生,繁衍,智慧生成开始追溯本源,这是宇宙中可以思考的生命,排练组合的概率中,我们微乎其微的存在。500万,500万的星球适合人类居住,光年的距离会有另一种生命存在,可能他们的繁衍模式,文明程度要高明得多,但一样服从自然的法则。没有什么不同。
局部的宏大,不意味着个体卑微,这两者没有差别,只是我们习惯用认识去定义事物,这只是人类所想的。感官会带动思觉,我们所触摸的是本质上的理应存在。时间也是人所定义的,前人所创造的,我们习惯接受,从未会去质疑,只有少数称之为有卓越感知力,思辩力,创造力的人,发现这既形成的也只是他人公共认同的经验而已,他才会思索,他为何而来,如何而生。他将自我的意识孤立,同时又渴望与世界交流。当人们忙碌地制定规则,是因为有人不符合公共取求,不能满足公共的利益,而有些人将不会受缚,依照本性,哪怕是极恶,也是一种自然客观,天才是懂得在其中存生的优胜者。
生命不知何时了结,但却知其终点,当浮夸地安于表像,不触碰这严肃的主题,他是懦弱的,惶恐的,逃避的,他浮浅的青春,只是造物的宇宙是不问因由的,但他的同类会有价值体系,每一细则都能为每个人量身定做。但,问一问自我,活的感觉,是很重要的。毕竟曾经的曾经我们是流浪了光年的星云,尘埃,石头,才学会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