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光环而行

前些日子里,人气火热的韩寒在继无数名人明星之后遭到了著名打假斗士方舟子的抨击,有人说是因为韩寒在对待麦田的怀疑时太过张狂,有人说是因为韩寒在许多人眼中已达到神话的高度难免引来冷枪暗矢。众说缤纷,但都共同指向一点:韩寒太高调。

国人向来崇尚“中庸”之道。“中”者,不偏不倚、不左不右者也;“庸”者,即是低调为人之道。在如今社会中左右逢源之人屡见不鲜,故前者不足为道。而“庸”者却沉淀了国人自古以来对待“抑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有人称此为处世之智慧,有人却以此直指国人“犬儒”的劣根性。

“庸”之实质即“抑”也,放在现在叫做“低调”。对政治家来说,叫“扮猪吃老虎”;对商人来说,叫“闷声发大财”;而对兵家来说,叫做“示敌以弱”。自古以来有许多例子足够显示“抑”的智慧,若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如“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楚庄王,都是善“抑”的成功者,而示敌以弱潜而歼之的战役更是数不胜数,似刘邦虽不擅战术,在战略上却是以“抑”克敌制胜取得江山。

正因为有这么多鲜明的例子存在于历史之中,“抑”的为人处事之道大受众人之追捧,以至于许多诸如“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名言警句衍生而出,许多前辈在训导晚辈时总喜欢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上:枪打出头鸟。

然而,有些人来到这世界上,并不是为了躲枪子弹儿的。世人只见得韩寒的“扬”招来了其他人的嫉妒和打压,却看不到韩寒正是由于“扬”,才成为中国青年的意见领袖,才取得许多仍信仰“抑”之道而蛰伏至今者难望其项背的成功。

“扬”,又何尝不是一种智慧?“扬”能够将自身的才能展示出来,从而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支持,正如再优秀的商品也需要广告来成就品牌。创造“苹果”神话的乔布斯何尝“抑”过?推动中国思潮的胡适、鲁迅等人何尝“抑”过?低调的潜伏可以换得自己最终的胜利,而轰轰烈烈的呐喊和革命却能够震撼整个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我们不能因为畏惧打压就轻易隐藏自己的才能,是真金总要勇于接受烈火的考验,是人才何不将自己的光芒“扬”洒,照耀半片天地?

没错,是金子总会发光,但也需要放在阳光下才能闪耀。“抑”是隐者的智慧,“扬”却是王者的精彩。既然来到这世上,何不脚踏光环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