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

父亲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在我刚记事时,就听村里人说,父亲上学时成绩特别好,因为文化大革命而没能参加高考,但我们兄妹三人,却从未听父亲提起过这件事,每当我们向父亲证实此事时,父亲只是一笑而过。

三十多年前,高中毕业的父亲在我们那个偏僻的小村子里是学历最高的,所以就当了村里的主任,就是协助村支书的工作。在我的记忆中,我家里很少有安宁过,父亲每天干完农活,都要为村民们处理日常琐事:婆媳吵架、计划生育、多占地边、羊吃小麦、丢鸡少鸭……村里大大小小的事,都要有父亲这个“村官”来解决,而且全部是义务的。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有时邻里之间的是非也是很难断清,那就免不了被觉得吃亏的一方说几句难听的。母亲就经常劝父亲不要做这个无名无利、出力不讨好的“村官”了,每当父亲听到母亲的这些唠叨时,父亲就默不作声的蹲在门前抽烟,谁家有了难事和矛盾,父亲依然比谁都操心。母亲对我们说起父亲时,总是说:你爸呀,不是宰相,胜似宰相,因为你爸肚里能撑条大轮船!

我们兄妹三人中,我是最让父母操心的一个,虽然很乖巧,但从小体弱多病。由于我是兄妹三个中最小的,身体又弱,从小到大,父母一直对我是宠爱有加。那时大米也是稀罕之物,我们一家五口人,锅里也就放一小把米,等米开花了,再搅上一点面,所以稀饭盛出后,每个人的碗底也没多少米粒,但是父亲每次都是只喝稀的,留下碗底的米粒全部倒进我碗里,每次倒时,父亲还总是爱说一句话:我不爱吃米。

从小到大,我的父亲从未打过我,或者说打过一次。我记得那是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每天早上6点要去学校上早读,每一次我都是去的特别早,经常都是第一个到。有一次去的晚了(其实也不晚,那个时间别的小伙伴才开始去),我就吵吵着不去上学了,父亲说什么,我都听不进去,就故意的和父亲拗着劲,最后,父亲朝我屁股上“啪啪”打了两下。我记得特别清楚“啪啪”这两下,说是打,不如说是拍,真的一点都不疼。

慢慢的我们兄妹三个都长大了,工作了,父亲对我们最常说的一句话是:做什么事,都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对别人要宽容,咱对别人好,人家还能对咱差。

现在,我的父亲还在老家的那个小村庄生活着,依然几十年如一日乐呵呵地做着义务“村官”。每次回家看望父母,说到把他们接到城里来,他们总是说在农村生活了一辈子,习惯了,也离不开这个小村庄了。看着父亲日渐增多的白发,还有父亲那不在挺拔的脊背,我在心里自问:父亲真的老了吗?不!我的父亲永远不会年老,因为,无论何时,我们有任何的困难,父亲都是我们最坚实的后盾,是我们永远的依靠!父亲怎么能会老呢?

这就是我善良朴实的父亲,一辈子吃苦受累、无怨无悔,把一生献给了儿女和挚爱的小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