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遗忘

距离那段耻辱的历史已经60多年了,纪念的礼炮作为华夏复兴的前奏响彻云霄。“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GDP大幅提升!”欢呼将曾经的苦难与耻辱远远抛开,将历史与教训遗忘……

许多人都忘记了,忘记了曾经的中国,忘记了曾经的苦难,忘记了曾经的耻辱,唯一记得的是那处处歌舞升平极尽奢华。随口问一句:“左权是谁?”得到的回答常是“不知道”。为抗战立下汗马功劳最后牺牲的八路军总参谋长就这样成了记忆的死角,彻底被遗忘。

也许是太过优越的生活让我们都失忆了吧?看着身边一些同学:对着抗战英雄的画像东涂西抹,对为独立而战的仁人志士不屑一顾,全然忘了他们做过的一切;看着身边一些成人:指指点点革命遗迹调侃偷些回去得卖多少钱。上前问问他们记不记得这是什么地方发生过什么事,回答说:“都是过去的事儿了,记来干什么。”

我沉默。两个世纪,列强纷争,帝国没落,狼烟中华!从1840的鸦片战争到1895的甲午海战,从1901的八国侵华到1931的九一八事变,熊熊的战火炙烤着神州大地!那时的中国,腐败落后;那时的国人,软弱不堪。面对敌人的坚甲利器时不堪一击、饱受欺凌!这些难道你们都忘了吗!

可是,真的——想到周围人被问及时的一脸茫然,我连一丝辩护的底气都消失了,跟他们的遗忘一样彻底。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海战、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直至后来的八年抗日,《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或许我可以用“信手拈来”来形容近百年的耻辱。一次次战争,一个个不平等条约,不断地给苦难的中国加上更沉重的枷马,挑衅着我们的神经。

1860年,一场大火,三天三夜,烧尽了中华民族两百余年的文化结晶。世界的夏宫,中国的骄傲,在侵略者的手中付之一炬。劫后余生的圆明园,时时刻刻在警示我们牢记耻辱,奋发图强。可是在破碎的石块遗址前,我们却看到这样一幕:一群系着红领巾的孩子尖叫着互掷石子,一群少男少女咬着冰棍高声歌唱,一群干部腆着大肚在相机前蠢蠢傻笑!老老少少欢声笑语,历史、耻辱、血性,在他们身上荡然无存。作家张晓惠在《哭泣的圆明园》中写道:“(看到这一切)眼眶和心口就都隐隐地疼起来……在经过那么多岁月之后眼前这般断壁残垣,还能提醒人们对一个多世纪前那场噩梦的记忆,那场中华民族的灾难与奇耻大辱?”

历史的耻辱,我拒绝遗忘,拒绝宽容。

时光荏苒,回到1937。日寇的枪声响遍了整个中国,兵临南京。30万同胞的生命化为日寇枪口的缕缕炊烟。国民党懦弱地宽容了丑陋的侵略,最后在人民的怒流中灰飞烟灭。我们不能忘记那阵阵枪声,不能忘记那闪闪刺刀,因为它们让我们同胞倒下、城池沦陷、国破家亡。

有人要我不要揪着旧账不放。可是在我们遗忘之后,我们将创造历史,还是重演历史?我不敢冒险,更不敢苟同。抗战年代久远你忘了,2025年9月7日钓鱼岛撞船事件,难道你也忘了吗?钓鱼岛是中国自古不变的领土,二战时被美国强行霸占,战后“交由”日本“管理”,实际是对中国钓鱼岛主权的强行侵犯。詹其雄船长被拘留时拒不“认罪”,因为他“不想成为千古罪人”。有言道:“忘记过去就等于背叛。”牢记耻辱,不断向前,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如果我们不断忘记曾经、忽视过去,那数年之后,国土之上会不会重演那些悲剧,今日之事,又是不是对此的警告呢?

的确,抗战的不是我们,死伤的不是我们,苦难的不是我们,我们没有资格去讨论什么该遗忘,什么该铭记。民族,历史,耻辱,不需要也不能够忘却。

拒绝遗忘,因为我是中国人。

拒绝遗忘,因为我不想重蹈覆辙。

拒绝遗忘,因为我不愿一片空白地生活。

这些,不该忘,也忘不了。宽容忘却?真的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