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自珍 <清>
(1792--1841) 清思想家、文学家。一名鞏祚,字璱人,号定盦。浙江仁和(今杭州)人。道光进士,官礼部主事。学务博览,重经世济民。主张从事政治和经济改革,以解决当时日益深入的社会危机,并热切要求抵抗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和军事侵略,维护国家主权。当林则徐赴广东查禁鸦片,曾预见到英国可能侵犯,建议加强战备,不与妥协。治经学,为嘉、道间提倡“通经致用”的今文经学派的重要人物。哲学上持“性无善无不善”之说,反对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并强调万事万物都处于变化之中。所作诗文,极力提倡“更法”、“改图”,深刻揭露清王朝统治的腐朽,反映社会阶级矛盾的日益尖锐,洋溢着受国热情。《尊隐》、《明良论》、《乙丙之际著议》、《送饮差大臣林公序》、《病梅馆记》等文,和《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等诗篇,皆为其代表作。散文奥博纵横,自成一家,诗尤瑰丽奇肆,有“龚派”之称。所著有《龚自珍全集》。
龚自珍的诗词
- 己亥杂诗(第一百二十五首)
- 杂诗
- 杂诗
- 杂诗
- 杂诗
- 杂诗
- 己亥杂诗(第五首)
- 己亥杂诗
- 鹊踏枝
- 西郊落花歌
- 辛巳除夕与彭
- 已亥杂诗
- 已亥杂诗
- 已亥杂诗
- 已亥杂诗
- 已亥杂诗
- 咏史
- 逆旅
- 夜坐其一
- 夜坐其二
- 咏史
- 赋忧患
- 远志
- 己亥杂诗(第一百七十五首)
- 別黃蓉石比部玉階
- 湘月
- 梦中作四截句其二
- 己亥杂诗(第二十四首)
- 吴山人文徵、沈书记钖东饯之虎丘
- 海棠
- 辛巳除夕与彭同年同宿道观中,彭出平生诗,
- 已亥杂诗 1
- 已亥杂诗 2
- 已亥杂诗 3
- 已亥杂诗 4
- 已亥杂诗 5
- 已亥杂诗 6
- 已亥杂诗 7
- 已亥杂诗 8
- 已亥杂诗 9
- 已亥杂诗 10
- 已亥杂诗 11
- 已亥杂诗 12
- 已亥杂诗 13
- 已亥杂诗 14
- 已亥杂诗 15
- 已亥杂诗 16
- 已亥杂诗 17
- 已亥杂诗 18
- 已亥杂诗 19
- 已亥杂诗 20
- 已亥杂诗 21
- 已亥杂诗 22
- 已亥杂诗 23
- 已亥杂诗 24
- 已亥杂诗 25
- 已亥杂诗 26
- 已亥杂诗 27
- 已亥杂诗 28
- 已亥杂诗 29
- 已亥杂诗 30
- 已亥杂诗 31
- 已亥杂诗 32
- 已亥杂诗 33
- 已亥杂诗 34
- 已亥杂诗 35
- 已亥杂诗 36
- 已亥杂诗 37
- 已亥杂诗 38
- 已亥杂诗 39
- 已亥杂诗 40
- 已亥杂诗 41
- 已亥杂诗 42
- 已亥杂诗 43
- 已亥杂诗 44
- 已亥杂诗 45
- 已亥杂诗 46
- 已亥杂诗 47
- 已亥杂诗 48
- 已亥杂诗 49
- 已亥杂诗 50
- 已亥杂诗 51
- 已亥杂诗 52
- 已亥杂诗 53
- 已亥杂诗 54
- 已亥杂诗 55
- 已亥杂诗 56
- 已亥杂诗 57
- 已亥杂诗 58
- 已亥杂诗 59
- 已亥杂诗 60
- 已亥杂诗 61
- 已亥杂诗 62
- 已亥杂诗 63
- 已亥杂诗 64
- 已亥杂诗 65
- 已亥杂诗 66
- 已亥杂诗 67
- 已亥杂诗 68
- 已亥杂诗 69
- 已亥杂诗 70
- 已亥杂诗 71
- 已亥杂诗 72
- 已亥杂诗 73
- 已亥杂诗 74
- 已亥杂诗 75
- 已亥杂诗 76
- 已亥杂诗 77
- 已亥杂诗 78
- 已亥杂诗 79
- 已亥杂诗 80
- 已亥杂诗 81
- 已亥杂诗 82
- 已亥杂诗 83
- 已亥杂诗 84
- 已亥杂诗 85
- 已亥杂诗 86
- 已亥杂诗 87
- 已亥杂诗 88
- 已亥杂诗 89
- 已亥杂诗 90
- 已亥杂诗 91
- 已亥杂诗 92
- 已亥杂诗 93
- 已亥杂诗 94
- 已亥杂诗 95
- 已亥杂诗 96
- 已亥杂诗 97
- 已亥杂诗 98
- 已亥杂诗 99
- 已亥杂诗 100
- 已亥杂诗 101
- 已亥杂诗 102
- 已亥杂诗 103
- 已亥杂诗 104
- 已亥杂诗 105
- 已亥杂诗 106
- 已亥杂诗 107
- 已亥杂诗 108
- 已亥杂诗 109
- 已亥杂诗 110
- 已亥杂诗 111
- 已亥杂诗 112
- 已亥杂诗 113
- 已亥杂诗 114
- 已亥杂诗 115
- 已亥杂诗 116
- 已亥杂诗 117
- 已亥杂诗 118
- 已亥杂诗 119
- 已亥杂诗 120
- 已亥杂诗 121
- 已亥杂诗 122
- 已亥杂诗 123
- 已亥杂诗 124
- 已亥杂诗 125
- 已亥杂诗 126
- 已亥杂诗 127
- 已亥杂诗 129
- 已亥杂诗 131
- 已亥杂诗 132
- 已亥杂诗 133
- 已亥杂诗 134
- 已亥杂诗 135
- 已亥杂诗 136
- 已亥杂诗 137
- 已亥杂诗 138
- 已亥杂诗 139
- 已亥杂诗 140
- 已亥杂诗 141
- 已亥杂诗 142
- 已亥杂诗 143
- 已亥杂诗 144
- 已亥杂诗 145
- 已亥杂诗 146
- 已亥杂诗 147
- 已亥杂诗 148
- 已亥杂诗 149
- 已亥杂诗 150
- 已亥杂诗 151
- 已亥杂诗 152
- 已亥杂诗 153
- 已亥杂诗 154
- 已亥杂诗 155
- 已亥杂诗 156
- 已亥杂诗 157
- 已亥杂诗 158
- 已亥杂诗 159
- 已亥杂诗 160
- 已亥杂诗 161
- 已亥杂诗 162
- 已亥杂诗 163
- 已亥杂诗 164
- 已亥杂诗 165
- 已亥杂诗 166
- 已亥杂诗 167
- 已亥杂诗 168
- 已亥杂诗 169
- 已亥杂诗 170
- 已亥杂诗 171
- 已亥杂诗 172
- 已亥杂诗 173
- 已亥杂诗 174
- 已亥杂诗 175
- 已亥杂诗 176
- 已亥杂诗 177
- 已亥杂诗 178
- 已亥杂诗 179
- 已亥杂诗 180
- 已亥杂诗 181
- 已亥杂诗 182
- 已亥杂诗 183
- 已亥杂诗 184
- 已亥杂诗 185
- 已亥杂诗 186
- 已亥杂诗 187
- 已亥杂诗 188
- 已亥杂诗 189
- 已亥杂诗 190
- 已亥杂诗 191
- 已亥杂诗 192
- 已亥杂诗 193
- 已亥杂诗 194
- 已亥杂诗 195
- 已亥杂诗 196
- 已亥杂诗 197
- 已亥杂诗 198
- 已亥杂诗 199
- 已亥杂诗 200
- 已亥杂诗 201
- 已亥杂诗 202
- 已亥杂诗 203
- 已亥杂诗 204
- 已亥杂诗 205
- 已亥杂诗 206
- 已亥杂诗 207
- 已亥杂诗 208
- 已亥杂诗 209
- 已亥杂诗 210
- 已亥杂诗 211
- 已亥杂诗 212
- 已亥杂诗 213
- 已亥杂诗 214
- 已亥杂诗 215
- 已亥杂诗 216
- 已亥杂诗 217
- 已亥杂诗 218
- 已亥杂诗 219
- 已亥杂诗 220
- 已亥杂诗 221
- 已亥杂诗 222
- 已亥杂诗 223
- 已亥杂诗 224
- 已亥杂诗 225
- 已亥杂诗 226
- 已亥杂诗 227
- 已亥杂诗 228
- 已亥杂诗 229
- 已亥杂诗 230
- 已亥杂诗 231
- 已亥杂诗 232
- 已亥杂诗 233
- 已亥杂诗 234
- 已亥杂诗 235
- 已亥杂诗 236
- 已亥杂诗 237
- 已亥杂诗 238
- 已亥杂诗 239
- 已亥杂诗 240
- 已亥杂诗 241
- 已亥杂诗 242
- 已亥杂诗 243
- 已亥杂诗 244
- 已亥杂诗 245
- 已亥杂诗 246
- 已亥杂诗 247
- 已亥杂诗 248
- 已亥杂诗 249
- 已亥杂诗 250
- 已亥杂诗 251
- 已亥杂诗 252
- 已亥杂诗 253
- 已亥杂诗 254
- 已亥杂诗 255
- 已亥杂诗 256
- 已亥杂诗 257
- 已亥杂诗 258
- 已亥杂诗 259
- 已亥杂诗 260
- 已亥杂诗 261
- 已亥杂诗 262
- 已亥杂诗 263
- 已亥杂诗 264
- 已亥杂诗 265
- 已亥杂诗 266
- 已亥杂诗 267
- 已亥杂诗 268
- 已亥杂诗 269
- 已亥杂诗 270
- 已亥杂诗 271
- 已亥杂诗 272
- 已亥杂诗 273
- 已亥杂诗 274
- 已亥杂诗 275
- 已亥杂诗 276
- 已亥杂诗 277
- 已亥杂诗 278
- 已亥杂诗 279
- 已亥杂诗 280
- 已亥杂诗 281
- 已亥杂诗 282
- 已亥杂诗 283
- 已亥杂诗 284
- 已亥杂诗 285
- 已亥杂诗 286
- 已亥杂诗 287
- 已亥杂诗 288
- 已亥杂诗 289
- 已亥杂诗 290
- 已亥杂诗 291
- 已亥杂诗 292
- 已亥杂诗 293
- 已亥杂诗 294
- 已亥杂诗 295
- 已亥杂诗 296
- 已亥杂诗 297
- 已亥杂诗 298
- 已亥杂诗 299
- 已亥杂诗 300
- 已亥杂诗 301
- 已亥杂诗 302
- 已亥杂诗 303
- 已亥杂诗 304
- 已亥杂诗 305
- 已亥杂诗 306
- 已亥杂诗 307
- 已亥杂诗 308
- 已亥杂诗 309
- 已亥杂诗 310
- 已亥杂诗 311
- 已亥杂诗 312
- 已亥杂诗 313
- 已亥杂诗 314
- 已亥杂诗 315
- 点绛唇 十月二日马上作
- 漫感
- 逆旅题壁,次周伯恬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