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庄 <唐五>
韦庄(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今西安)人乾进士,此前曾漫游各地。曾任校书郎、左补阙等职。后入蜀,为王建掌书记。王氏建立前蜀,他做过宰相。终于蜀。他的诗词都很著名,诗极富画意,词尤工。与温庭筠同为“花间”重要词人,有《浣花集》。
韦庄传
(录自《十国春秋》)
韦庄字端己,杜陵人。唐臣见素之后也。曾祖少微,宣宗中书舍人。庄疏旷不拘小节,幼能诗,以艳语见长。应举时,遇黄巢犯阙,著《秦妇吟》云:‘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人称为‘秦妇吟秀才’乾宁元年,登进士第。为判官,晋轶秩左补阙。高祖为西川节度副使,昭宗命庄与李洵宣谕两川,遂留蜀。同冯涓并掌书记,文不加点,而语多称情。时有县令扰民者,庄为高祖草牒曰:‘正当凋□(鹱,内加祭)之秋,好安凋□(鹱,内加祭);勿使疮痍之后,复作疮痍’一时以为口实。寻擢起居舍人。天复间,高祖遣庄入贡,亦修好于梁王全忠。谈言微中,颇得全忠心。随使押牙王殷报聘。昭宗既遇弑,全忠遣告哀使司马卿宣谕蜀土,兴元节度使王宗绾驰驿上白。高祖颇内怀兴复;庄以兵者大事,不可仓卒而行,乃为高祖答宗绾书曰:‘吾蒙祖上恩有年矣,衣襟之上,宸翰如新;
墨诏之中,泪痕犹在;犬马尚能报主,而况人之臣子乎!自去年三月东还,连贡二十表,而绝无一使之报,天地阻隔,叫呼何及?闻上至毂水,臣僚及官僚千余人,皆为汴州所害。至洛,果遭弑逆。自闻此诏,五内糜溃,方枕戈待旦,思为祖上报仇,今使来,不知以何宣告。’且令宗绾以此意谕之。卿乃惶惧而返。明年高祖立行台于蜀,承制封拜,以庄为宣抚副使。未几,梁篡唐改元,庄与诸将佐诣高祖劝进曰:‘大王虽忠于唐,唐已亡矣,此所谓天与不取也。’于是帅吏民哭三日拥高祖即皇帝位。进左散骑侍,判中书门下事。凡开国制度,号令,刑政,礼乐,皆由庄所定。顷之,梁复通好高祖,推高祖为兄,庄得书笑曰:‘此神尧骄李密之意也。’其机敏多此类。累官至门下侍郎,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武成三年,卒于花林坊,葬白沙之阳。是岁,庄日诵杜甫‘白沙翠竹江村暮,相
送柴门月色新’之诗,吟讽不辍,人以为诗谶也。谥为文靖。有集二十卷,《笺表》一卷,《蜀程记》一卷,又有《浣花集》五卷,乃庄弟蔼所编,以所居即杜氏草堂旧址,故名。庄有美姬善文翰,高祖托以教宫人为词,强夺去,庄作‘谒金门’辞忆之。姬闻之不食而死。庄又常取唐人丽句,勒成《又玄集》。其自序云:‘谢玄晖文集盈编,止诵澄江之句;曹子建诗名冠古,惟吟清夜之篇。是知美稼千箱,两歧奚少;繁玄九变,大获殊稀。入花林而珠树非多,阅众籁而紫箫惟一。所以撷芳林下,拾翠岩边,沙之汰之,始辨辟寒之宝;载雕载琢,方成瑚琏之珍。故知颔下采珠,难求十槲;管中窥豹,但取一斑。思食马留肝,徒云染指;岂烹鱼去乙,或至伤鳞。自渐乎鼹鼠易盈,非嗜其熊蹯独美。然则,律者既采,繁者是除。何知黑白之鹅,强识淄□(蝇,去虫加爿)之水。左太冲十年三赋,
未必无瑕;刘穆之一日百函,焉能尽丽?班,张,屈,宋,亦有芜辞;沈,谢,应,刘,犹多累句。虽遗研可惜,而备载斯难。亦由折斧伐山,止求佳木;挈瓶赴海,但汲井泉。等同于风月烟花,各是其□(木虑,去心加且),梨,柚,橘。鱼兔虽存,筌蹄是弃。金盘饮露,惟挹沆瀣之精;花界食珍,仅存醍醐之味。’
庄文词甚多,不具录。
韦庄的诗词
- 伤昔
- 思帝乡
- 菩萨蛮
- 长安旧里
- 定西番
- 定西番
- 更漏子
- 古别离
- 归国谣
- 归国谣
- 归国谣
- 河传
- 河传
- 河传
- 荷叶杯
- 荷叶杯
- 浣溪沙
- 浣溪沙
- 浣溪沙
- 浣溪沙
- 浣溪沙
- 江城子
- 江城子
- 金陵图
- 酒泉子
- 木兰花
- 女冠子
- 女冠子
- 菩萨蛮
- 菩萨蛮
- 菩萨蛮
- 菩萨蛮
- 清平乐
- 清平乐
- 清平乐
- 清平乐
- 清平乐
- 清平乐
- 上行杯
- 上行杯
- 思帝乡
- 诉衷情
- 诉衷情
- 天仙子
- 天仙子
- 天仙子
- 天仙子
- 天仙子
- 望远行
- 喜迁莺
- 喜迁莺
- 小重山
- 谒金门
- 谒金门
- 谒金门
- 应天长
- 应天长
- 章台夜思
- 玉楼春
- 杂曲歌辞·少年行
- 延兴门外作
- 刘得仁墓
- 下第题青龙寺僧房
- 虢州涧东村居作
- 送日本国僧敬龙归
- 对酒
- 尹喜宅
- 途中望雨怀归
- 柳谷道中作却寄
- 灞陵道中作
- 秋日早行
- 叹落花
- 宫怨
- 关河道中
- 题盘豆驿水馆后轩
- 梁氏水斋
- 曲池(一作江)作
- 嘉会里闲居
- 夏夜
- 早发
- 寓言
- 对雪献薛常侍
- 题裴端公郊居
- 登咸阳县楼望雨
- 贵公子
- 听赵秀才弹琴
- 观猎
- 三堂东湖作
- 放榜日作
- 寄薛先辈
- 访含弘山僧不遇留题精舍
- 寄从兄遵
- 渔塘十六韵(
- 冬日长安感志寄献虢州崔郎中二十韵
- 和薛先辈见寄初秋寓怀即事之作二十韵
- 同旧韵
- 三用韵
- 惊秋
- 登汉高庙闲眺
- 耒阳县浮山神庙
- 愁
- 村居书事
- 三堂早春
- 雨霁晚眺(庚子年冬大驾幸蜀后作)
- 立春日作
- 赠云阳裴明府
- 贼中与萧韦二秀才同卧重疾二君寻愈…因有题
- 重围中逢萧校书
- 咸通
- 白樱桃(一作于邺诗)
- 夜景
- 宿山家
- 长年(一作感怀)
- 辛丑年
- 思归
- 忆昔
- 合欢莲花
- 览萧必先卷
- 和人岁宴旅舍见寄
- 宿泊孟津寄三堂友人
- 对酒赋(一作赠)友人
- 天井关
- 赠边将
- 春日
- 早秋夜作
- 寄江南逐客
- 冬夜
- 又闻湖南荆渚相次陷没
- 家叔南游却归因献贺
- 楚行吟
- 洛
- 过旧宅
- 喻东军
- 清河县楼作
- 北原闲眺
- 赠戍兵
- 睹军回戈
- 中渡晚眺
- 河内别村业闲题
- 闻官军继至未睹凯旋
- 和集贤侯学士分司丁侍御秋日雨霁之作
- 题安定张使君
- 颍阳县
- 寄园林主人
- 洛北村居
- 对梨花赠皇甫秀才
- 立春
- 村笛
- 题李斯传
- 赠薛秀才
- 和元秀才别业书事
- 纪村事
- 题许仙师院
- 离筵诉酒
- 不寐
- 赠武处士
- 题吉涧卢拾遗庄
- 题颍源庙
- 东游远归
- 新正日商南道中作寄李明府
- 春暮
- 哭麻处士
- 春早
- 和友人
- 春愁
- 晚春
- 题许浑诗卷
- 赠礼佛名者
- 残花(一作于邺诗)
- 上元县(浙西作)
- 江上逢史馆李学士
- 金陵图
- 谒蒋帝庙
- 闻再幸梁洋
- 王道者
- 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
- 和侯秀才同友生泛舟溪中相招之作
- 赠野童
- 代书寄马
- 题淮阴侯庙
- 送崔郎中往使西川行在
- 润州显济阁晓望
- 观浙西府相畋游
- 官庄(江南
- 解维
- 雨霁池上作呈侯学士
- 寓言
- 哭同舍崔员外
- 题姑苏凌处士庄
- 过当涂县
- 江亭酒醒却寄维扬饯客
- 赠渔翁
- 过扬州
- 寄右省李起居
- 镊白
- 漳亭驿小樱桃(一作桃花)
- 酬吴秀才霅川相送
- 对雨独酌
- 夏初与侯补阙江南有约同泛淮汴西赴行朝庄…
- 汴堤行
- 旅次甬西见儿童以竹枪纸旗戏为阵列…余因感
- 自孟津舟西上雨中作
- 含山店梦觉作
- 题貂黄岭官军
- 过内黄县
- 杂感
- 垣县山中寻
- 送人游并汾
- 李氏小池亭十二韵
- 遣兴
- 婺州和陆谏议将赴阙怀阳羡山居
- 江上题所居
- 婺州屏居蒙右省王拾遗车枉降访病中延候不得
- 将卜兰芷村居留别郡中在仕
- 和陆谏议避地寄东阳进退未决见寄
- 山墅闲题
- 江上逢故人
- 旅中感遇寄呈李秘书昆仲
- 送范评事入关
- 东阳酒家赠别二绝句
- 江上村居
- 江外思乡(一作归)
- 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
- 梦入关
- 送人归上国
- 闻春鸟
- 樱桃树
- 独鹤
- 新栽竹
- 稻田
- 庭前菊
- 燕来
- 倚柴关
- 题七步廊
- 语松竹
- 不出院楚公(自三衢至江西作)
- 江边吟
- 江南送李明府入关
- 送福州王先辈南归
- 夜雪泛舟游南溪
- 江行西望
- 铜仪
- 含香
- 春云
- 云散
- 袁州作
- 题袁州谢秀才所居
- 鹧鸪
- 宿蓬船
- 送李秀才归荆溪
- 洪州送西明寺省上人游福建
- 建昌渡暝吟
- 岁除对王秀才作
- 酒渴爱江清
- 和李秀才郊墅早春吟兴十韵
- 泛鄱阳湖
- 黄藤山下闻猿
- 章江作
- 南游富阳江中作
- 饶州余干县琵琶洲有故韩宾客宣城裴尚书修行
- 九江逢卢员外
- 南昌晚眺
- 湘中作
- 桐庐县作
- 东阳赠别
- 寄湖州舍弟
- 婺州水馆重阳日作
- 避地越中作
- 抚州江口雨中作
- 信州溪岸夜吟作
- 访浔阳友人不遇
- 东林寺再遇僧益大德
- 西塞山下作
- 齐安郡
- 夏口行寄婺州诸弟
- 南省伴直(甲寅年自江南到京后作)
- 鄠杜旧居二首
- 寄江南诸弟
- 投寄旧知
- 癸丑年下第献新先辈
- 题汧阳县马跑泉李学士别业
- 绛州过夏留献郑尚书
- 绥州作
- 与东吴生相遇(及第后出关作)
- 庭前桃
- 丙辰年鄜州遇寒食城外醉吟五首
- 宜君(一作春
- 鄜州留别张员外
- 病中闻相府夜宴戏赠集贤卢学士
- 出关
- 过樊川旧居(时在华州驾前奉使入蜀作)
- 过渼陂怀旧
- 汧阳间(一作汧阳县阁)
- 焦崖阁
- 鸡公帻(去褒城县二十里)
- 平陵老将(此以下诗皆集外补遗)
- 即事
- 姬人养蚕
- 长干塘别徐茂才
- 勉儿子
- 乞彩笺歌
- 白牡丹
- 悯耕者
- 壶关道中作
- 题酒家
- 寄舍弟
- 仆者杨金
- 春陌二首
- 赠姬人
- 中酒
- 暴雨
- 悼亡姬
- 独吟(以下四首俱悼亡姬作)
- 悔恨
- 虚席
- 旧居
- 晏起
- 幽居春思
- 思归引
- 与小女
- 虎迹
- 买酒不得
- 得故人书
- 洪州送僧游福建
- 闻回戈军
- 南邻公子
- 忆小女银娘
- 女仆阿汪
- 河清县河亭
- 钟陵夜阑作
- 悼杨氏妓琴弦
- 残花
- 岁晏同左生作
- 咸阳怀古
- 和同年韦学士华下途中见寄
- 春愁
- 无题
- 汉州
- 长安清明
- 秋霁晚景
- 和人春暮书事寄崔秀才
- 古离别(一作多情)
- 边上逢薛秀才话旧
- 饮散呈主人
- 使院黄葵花
- 摇落
- 奉和观察郎中春暮忆花言怀见寄四韵之什
- 奉和左司郎中春物暗度感而成章
- 令狐亭
- 闺月
- 闺怨
- 上春词
- 捣练篇
- 杂体联锦
- 长安春
- 抚盈歌
- 赠峨嵋山弹琴李处士
- 江皋赠别
- 下邽感旧(《太平广记》云:庄幼时常在华州
- 涂次逢李氏兄弟感旧
- 龙潭(一作僧应物诗)
- 江上别李秀才
- 句
- 诉衷情
- 小重山
- 秦妇吟
- 天仙子(三)
- 天仙子(四)
- 浣溪沙(四)
- 归国遥(二)
- 菩萨蛮(四)
- 清平乐(四)
- 清平乐(六)(《花间集》失收此首)
- 小重山(二)
- 渔塘十六韵(在朱阳县石岩下,古老云:洛水
- 洛阳吟(时大驾在蜀,巢寇未平,洛中寓居作
- 官庄(江南富民悉以犯酒没家产,因以此诗讽
- 垣县山中寻李书记山居不遇,留题河次店
- 宜君(一作春)县比卜居不遂,留题王秀才别
- 伤灼灼(灼灼,蜀之丽人也。近闻贫且老,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