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陈与义 宋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笔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注释】
①楚辞:一种文学体裁,也是骚体类文章的总集,这里代指屈原的作品。②午日:端午节,阴历历五月五日,为纪念屈原而设。
③戎葵:蜀葵,花似木槿。
【译文】
我放声吟诵楚辞,来度过端午。此时我漂泊在天涯远地,是一个匆匆过客。异乡的石榴花再红,也比不上京师里的舞者裙衫飘飞,那般艳丽。没有人能理解我此时的心意,慷慨悲歌后,只有一身风动凉过。万事在如今,只是空有一身老病在。墙东的蜀葵,仿佛也在嘲笑我的凄凉。杯中之酒,看起来与往年相似,我将它浇到桥下的江水,让江水会带着流到湘江去。【赏析】
本篇当为宋室南迁、作者避金兵流寓湖湘(湖南、湖北)逢端午感怀而作。当时,金兵入汴,高宗南迁。作者于建炎三年春逃亡至岳阳,四月差知郢州;五月,避费仲正寇,入洞庭,正值端午,故填此词凭吊屈原,直抒迟暮的悲怀和忧国的情思。上片起句着题,切端午屈原事,次句感叹时序匆促、异乡羁旅,“榴花”句反衬,沉痛之至。“凝笑”一转,以葵花向日,暗喻忠心不渝,杯酒酹江,落到纪念屈原,呼应开端,关念国事之情愫流露于笔端。“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是对南宋君臣一味逃跳,对许多时人对国事麻木不仁的强烈不满,与他的《雨中再赋海山楼诗》中的“慷慨赋诗还自恨,徘徊舒啸却生哀”两句用意相似,只是词意较为含蓄而已。下片开头两句并非徒自伤老,而是对政局的不满,也包含自己报国无门的愤慨。尾二句凭吊怀念屈原,有千古一哭的知遇之情。全词风格沉郁峻健,感慨颇深。元好问评曰:“含咀之久,不传之妙,隐然眉睫间,惟具眼者都能赏之(《自题乐府引》)。全词风格沉郁峻健,感慨颇深。陈与义 其他诗词:
- 虞美人 大光祖席,醉中赋长短句
- 梅花二首
- 临江仙 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 题长乐亭
- 梅花二首
- 舟抵华容县
- 句
-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 坐涧边石上
- 昨日侍巾钵饭于天宁蒙示佳什谨次韵
- 醉中至西径梅花下已盛开
- 纵步至董氏园亭三首
- 纵步至董氏园亭三首
- 纵步至董氏园亭三首
- 自五月二日避寇转徙湖中复从华容道乌沙还郡
- 自黄岩县舟行入台州
- 竹
- 诸公和渊明止酒诗因同赋
- 周尹潜以仆有郢州之命作诗见赠有横槊之句次
- 周尹潜雪中过门不我顾遂登西楼作诗见寄次韵
- 舟行遣兴
- 舟泛邵江
- 舟次高舍书事
- 重阳
- 种竹
- 中秋不见月
- 中牟道中二首
- 中牟道中二首
- 至叶城
- 至陈留
- 正月十六日夜二绝
- 正月十六日夜二绝
- 正月十二日自房州城遇虏至奔入南山十五日抵
- 正月十二日至邵州十三日夜暴雨滂沱
- 贞牟书事
- 赵虚中有石名小华山以诗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