獍
复制犭部共14画左右结构U+734D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獍字概述
折叠展开
〔獍〕字拼音是jìng,部首是犭,总笔画是14画。
〔獍〕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犭、竟”,五行属木。
〔獍〕字仓颉码是KHYTU,五笔是QTUQ,四角号码是40212,郑码是QMKR,中文电码是3741,区位码是6616。
〔獍〕字的UNICODE是U+734D,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9517,UTF-32:0000734d,UTF-8:E7 8D 8D。
〔獍〕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三级字表中,序号7710。
〔獍〕字异体字是𧴈。
獍的笔顺

獍的意思
折叠展开
獍
jìngㄐㄧㄥˋ基本解释
◎古书上说的一种像虎豹的兽,生下来就吃生它的母兽。
详细解释
名词
◎古书上说的一种像虎豹的兽,生下来就吃生它的母兽a legendary tiger-like beast that eats its own mother。
獍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 a mythical animal that eats its mother when it is born; Manchurian tiger
- (animal mythique qui mange sa mère)
獍的国语辞典解释
折叠展开
獍
jìngㄐㄧㄥˋ详细解释
名
◎传说中的恶兽,体型似虎豹,但较小,性格凶暴,一生出便会食其母兽。
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上》:“獍之为兽,状如虎豹而小,始生还食其母。”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獍的两岸词典解释
折叠展开
獍
jìngㄐㄧㄥˋ详细解释
◎〈书〉传说中的一种恶兽,像老虎。
獍之为兽,状如虎豹而小,始生还食其母(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上》)。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獍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