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
麻 异体字:【𦲬 蔴 𦱍】解释
○ 枲也。从𣏟、从广。𣏟、人所治也。在屋下。見說文。【段注】麻與枲互訓。皆兼苴麻牡麻言之。未治謂之枲。治之謂之麻。以巳治之偁加諸未治。則統謂之麻。〔按本草綱目。大麻別有火麻、黃麻、漢麻。雄者枲麻、牡麻。雌者苴麻、苧麻諸稱。然則麻亦渾稱大麻矣。据植物學云。麻屬桑科、或蕁麻科之一年生草。始惟我國及印度植之。後乃遍及於溫帶熱帶諸地。〕
○ 麻之爲言微矣。見春秋說題辭。
○ 絰帶也。禮記奔喪:免麻于序東。
○ 大𪔛謂之麻。見爾雅‧釋樂。【注】麻者、音槩而長也。
○ 胡麻。脂麻也。本草演義:胡麻、諸說參差不一。止是今人脂麻。以其種來自大宛。故名。〔按本草綱目。胡麻、有遲早二種。黑、白、赤、三色。其莖皆方。秋開白花。亦有帶紫豔者。節節結角。長者寸許。有四稜六稜者。房小而子少。七稜八稜者。房大而子多。其莖高者三四尺。有一莖獨上者。有開枝四散者。其葉有本團而末銳者。有本團而末分三丫如鴨掌形者。正字通云。脂麻以油膏得名。俗譌呼芝麻。又野脂麻、玄參別名。〕
○ 亞麻。胡麻之一種。本草綱目:亞麻、卽壁虱胡麻也。其實亦可榨油。其莖穗頗似茺蔚子。
○ 周麻。升麻也。見廣雅‧釋草。疏證:蘇頌圖經云。春生苗。高三尺以來。葉似麻葉。竝靑肥。四月五月、箸花似㮚穗。白色。六月以後、結實。黑色。根紫如蒿。根多鬚。
○ 麻黃。藥名。酉陽雜俎:麻黃、莖頭開花。花小而黃。簇生子如覆盆子。可食。
○ 天麻。藥名。本草綱目:天麻卽赤箭之根。
○ 疏麻。神麻也。楚辭‧大司命:折疏麻兮瑤華。
○ 白麻。黃麻。綸命也。翰林志:唐中書用黃白二麻爲綸命。其後翰林專掌白麻。中書獨用黃麻。〔按所用紙、麻爲之。故因以名。〕
○ 麻衣。當是布深衣也。見〔左昭三十一年傳季孫練冠麻衣疏。〕〔按鄭注閒傳云。麻衣十五升布。亦深衣也。謂之麻者。純用布無采飾也。又通訓定聲云。無木綿凡言布。皆以麻爲之。則是麻之爲布類又不一矣。存參。〕
○ 麻冕。緇布冠也。見〔論語子罕麻冕禮也集解引孔注。〕
○ 緦麻。五服之一。儀禮喪服:緦麻三月者。正義:賈公彥曰。以緦如絲者爲衰裳。又以澡治莩垢之麻爲絰帶。故曰緦麻。
○ 麻胡。人名。今人呼以怖小兒。遯齋閒覽:大業拾遺云。煬帝將幸江都。令將軍麻胡𤀹汳湖。虐用其民。百姓惴慄。常呼其名以恐小兒。小兒夜啼不止。呼麻胡來。應時止。又貌醜多也。徐慥漫笑錄:毗陵有成都中。貌不揚而多。再娶之夕。岳母陋之曰。我女如生菩薩。乃嫁一麻胡。
○ 俗以面有瘕㾗爲麻。閒中古今錄:奉化應履平知縣攷滿吏部。不得列。題詩部門。有爲官不用好文章。只要鬍麻黑胖長之句。〔按今俗猶呼麻子。〕
○ 簷雀俗呼麻雀。見正字通䳸字注。
○ 固麻。百濟語。稱所都城也。南史百濟傳:號所都城曰固麻。謂邑曰檐魯。如中國之言郡縣也。
○ 壽麻。國名。山海經大荒西經:有壽麻之國。南嶽娶州山女、名曰女虔。女虔生季格。季格生壽麻。壽麻正立無景。疾呼無響。
○ 麻隧。地名。左成十三年傳:晉師以諸侯之師及秦師、戰於麻隧。
○ 麻鄕。縣名。後漢蓋延傳:南伐劉永。進取麻鄕。
○ 麻姑。山名。顏眞卿麻姑山記:南城縣有麻姑山。頂有古壇。相傳云麻姑於此得道。〔按縣屬江西。〕
○ 麻木。病名。正字通引方書:麻是氣虛。木是溼痰死血脈濇而芤屬。死血爲木。不知痛癢。十指麻。胃有溼痰死血。感風溼。遍體麻木。
○ 麻喇甲。亞洲南端小土股。與蘇們答臘相對而成海峽。英文molacca。
○ 姓也。齊大夫麻嬰之後。漢有麻達。注論語。見廣韻。
解释麻俗字。見字鑑。
麻 第 2933 页 第 1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