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àn;yán异体字:【𥂁 𨣎 𪉩 𪉹 塩 盐 𪉟】解释
○ 鹹也。古者夙沙初作煮海鹽。見說文‧鹽部通訓定聲:夙沙、大庭世之末世。天生曰鹵。人作曰鹽。自管子以鹽筴富齊。漢唐以來。皆置鹽官。〔按本草綱目。鹽品甚多。海鹽、取海鹵煎煉而成。今遼冀山東兩淮閩浙廣南所出、是也。井鹽、取井鹵煎煉而成。今四川雲南所出、是也。池鹽、出河東安邑西夏靈州。今惟解州種之。并州河北所出。皆鹻鹽也。刮取鹻土煎煉而成。階州鳳州所出。皆崖鹽也。生於土崖之間。狀如白礬。此五種、皆食鹽也。周禮、苦鹽。卽顆鹽也。出於池。散鹽卽末鹽。出於海及井。幷煮鹻而成者。形鹽、卽印鹽。積鹵所結。其形如虎也。飴鹽、生於戎地。味甜而美也。此外又有木鹽生於樹。蓬鹽生於草。据今化學家云。化分食鹽。則得綠與鈉二種之原質。故食鹽名爲綠化鈉。日本乃稱綠爲鹽素也。〕
○ 樂曲中之一體。容齋續筆:薛道衡以空梁落雁泥之句。爲隋煬帝所嫉。攷其詩名昔昔鹽。凡十韻。樂苑以爲羽調曲。玄怪錄載籧篠三娘。工唱阿鵲鹽。又有突厥鹽、黃帝鹽、白鴿鹽、神雀鹽、疏勒鹽、滿座鹽、歸國鹽。唐詩。媚賴吳娘唱是鹽。更奏新聲刮骨鹽、然則歌詩謂之鹽者。如吟行曲引之類云。〔按通雅樂曲篇云。丹鉛餘錄曰。鹽、曲之別名也。智按禮曰。鹽諸利。與豔同。謂如吟行曲字之類。正是曲前之豔。但歌此曲。不定爲曲前曲中。直如九宮譜之所謂慢詞也。唐宋以來直作鹽。或以炎呼之。蓋鹽旣與豔通。則豔亦有平聲矣。〕
○ 澤名。史記‧大宛傳:于闐之東水。【注】鹽澤潛行地下。則河源出焉。
○ 牛兩膁上曰陽鹽。相牛經:陽鹽欲得廣。
○ 米鹽。細碎也。史記‧天官書:故其占驗。淩雜米鹽。
○ 金鹽。五加皮別名。見煮石經
○ 白鹽。山名。在四川奉節縣東十七里。
○ 海鹽。鹽官。竝縣名。漢置。屬會稽郡。
○ 無鹽。縣名。漢置。屬東平郡。故城在山東東平縣東二十里。〔按卽齊無鹽邑。世以無鹽爲醜婦名。亦以邑稱耳。列女傳。鍾離舂者、齊無鹽邑女。其爲人極醜無雙、是也。〕又姓也。史記‧貨殖傳:唯無鹽氏出捐千金。貸其息什之。
○ 鹽氏。地名。史記‧秦紀:昭襄五十一年。齊韓魏趙宋中山五國。共攻秦。至鹽氏而還。
○ 鹽長。國名。山海經海內經:南海之內。有鹽長之國。
○ 姓也。魯國先賢傳。有北海相鹽津。見廣韻
解释○ 以鹽醃物也。禮記‧內則:屑桂與薑以洒諸上而鹽之。〔按釋文又讀如字。〕
○ 同豔。禮記‧郊特牲:而流示之禽。而鹽諸利。以觀其不犯命也。【注】鹽讀爲豔。行田視之以禽。使歆豔之。觀其用命不也。


2938 页 第 6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