鯢
鯢 解释
○ 剌魚也。見說文。【段注】或作刺者誤。剌魚者、乖剌之魚。謂其如小兒能緣木。史漢謂之人魚。釋魚曰。鯢、大者謂之鰕。郭云。今鯢魚似鮎。四腳。前似獼猴。後似狗。聲如小兒啼。大者長八九尺。別名鰕。
○ 鯨之雌者也。左宣十二年傳:取其鯨鯢而封之。【疏】正義曰。裴淵廣州記云。鯨鯢百尺。雄曰鯨。雌曰鯢。俗說出入穴卽爲潮水。
○ 小魚也。見〔莊子外物守鯢鮒釋文引李注。〕〔按此借爲鮞。〕
○ 山水名。山海經‧中山經:倚帝之山。又東三十里曰鯢山。鯢水出於其上。潛於其下。畢注:經云。在倚帝山東三十里。則今騎立山。上湫水三池。卽鯢山鯢水是也。
○ 通齯。文選‧張衡賦:於是乎鯢齒眉壽鮐背之叟。〔爾雅釋詁作齯。〕
鯢 第 2847 页 第 4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