餼
餼 异体字:【𦞝 𩚤 𩛹 䊠 饩 䬣】解释
○ 氣或字。見說文‧米部。〔按說文、氣。饋客之芻米也。段注。从食、而氣爲聲。蓋晚出俗字。在假氣爲气之後。又考工記玉人。以致稍餼。司農注云。餼、或作氣。杜子春云。當爲餼。〕
○ 饋也。見小爾雅廣言。
○ 食也。國語‧越語:公與之餼。
○ 常廩也。禮記‧王制:皆有常餼。
○ 生食也。管子問:問死事之寡。其餼廩何如。
○ 飽也。見方言。
○ 主也。儀禮聘禮:餼二牢。
○ 生物也。左哀十二年傳:地主歸餼。
○ 生牲也。儀禮聘禮:餼之以其禮。【注】凡賜人以牲。生曰餼。【疏】論語云。吿朔之餼羊。鄭注亦云。牲生曰餼。春秋傳云。餼藏石牛。服氏亦云生牲。是凡牲生曰餼。春秋僖三十三年。鄭皇武子云。餼牽竭矣。服氏以爲腥曰餼。以其對牽。故以餼爲腥。詩序云。雖有牲牢饔餼。鄭云。腥曰餼。以其對生是活。故以餼爲腥。
○ 禾米也。國語‧周語:廩人獻餼。
○ 秣也。國語‧魯語:馬餼不過稂莠。
○ 通旣。儀禮聘禮記:曰如其饔旣之數。【注】古文旣爲餼。〔按說文‧米部、氣。或从旣作䊠。段注。旣聲也。聘禮記文當爲䊠之省。〕
餼 第 2754 页 第 2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