韻
韻 异体字:【𡁩 𩐵 均 𩐹】解释
○ 和也。从音。員聲。裴光遠云。與均同。未知其審。見說文新附。〔按原本玉篇引聲類云。音和曰韻。尙書古文疏證云。韻興於漢建安及齊梁間。韻之變凡二。前此止論五音。後方有四聲。聲韻攷云。古人用韻。未有平上去入之限。四聲通爲一音。韻書起於李登呂靜諸人。雖其所爲書不傳。無從知其部分若何。然是時猶未聞有四聲之說。攷韻書之最古者。爲魏左校令李登聲類。晉呂靜倣其法作韻集五卷。齊周顒箸四聲切韻。梁沈約有四聲一卷。隋秦王俊有韻纂。陸法言有切韻。唐孫愐增訂切韻。改作唐韻五卷。今皆佚。邵長蘅曰。宋元韻之存者。略可指數。廣韻、宋祥符間所修也。集韻、宋景祐間奉勅修也。禮部韻略、宋時列之學官者也。毛晃氏仍禮韻而增益之者也。平水劉淵氏仍禮韻而通併其部分者也。元黃公紹氏韻會。仍劉韻而廣其箋註者也。三家者遞有增字。然尙不足當集韻四之一。最後有陰氏兄弟著韻府。乃大加刊削。又不專主劉韻。至今用之。卽是書也。金時韓道昭爲五音集韻。元時熊子中作韻會舉要。祖司馬光字母之說。四庫提要云。韻書爲小學之一類。而一類之中。又自分三類。曰今韻。曰古韻。曰等韻也。本各自一家之學。至金而等韻合於今韻。至南宋而古韻亦合於今韻。至國朝而等韻又合於古韻。三類遂相牽而不分矣。〕
○ 風度也。見洪武正韻。
韻 第 2723 页 第 8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