鞮
鞮 解释
○ 革履也。見說文。〔按段本据韻會引。補胡人履連脛謂之絡鞮九字。通訓定聲云。如今鞾也。〕
○ 單履也。方言:自關而東、複履下襌者謂之鞮。
○ 鞮履。無絇之菲也。禮記‧曲禮:鞮履素簚。【疏】履以鉤爲飾。凶故無絇也。
○ 鞮鞻。舞屝也。周禮春官序官:鞮鞻氏掌四夷之樂與其聲歌。【注】鞮屨、四夷舞者所屝也。今時倡蹋鼓沓行者自有屝。
○ 知也。禮記‧王制:西方曰狄鞮。【注】鞮之言知也。今冀部有言狄鞮者。【疏】鞮與知音相近。
○ 𣉻也。見廣雅‧釋詁。
○ 驛也。見廣雅‧釋詁。
○ 州名。唐置。羈縻劒南道。當今四川茂縣地。
○ 銅鞮。晉離宮也。左昭二十八年傳:今銅鞮之宮數里。而諸侯舍於隸人。又縣名。漢置。屬上黨郡。當今山西沁縣西南。
○ 狄鞮。地名。史記‧司馬相如傳:俳優侏儒狄鞮之倡。集解:徐廣曰。狄鞮。地名。在河內。出善唱者。〔卽今河南河內縣地。〕
○ 人名。勃鞮。春秋時、晉寺人字伯楚。一名披。勃鞮之合聲爲披。又國名。王嘉拾遺記:勃鞮國人壽百歲。
○ 若鞮。孝也。後漢南匈奴傳:烏珠畱若鞮。單于之子也。【注】匈奴謂孝曰若鞮。自呼韓邪單于降後。與漢親密。見漢帝諡常爲孝。慕之至。其子復珠累單于以下、皆稱若鞮。南單于比以下、直稱鞮也。
○ 鞮鞪。卽兜鍪也。漢書‧韓延壽傳:被甲鞮鞪居馬上。
○ 攣鞮。匈奴姓也。史記‧匈奴傳:單于姓攣鞮氏。
○ 通提。孔子弟子銅鞮伯華。〔按大戴禮作桐提。〕
○ 通支。䳒鞮。春秋時人名。左傳作䳒鞮。公羊作鳶鞮。晉語作宛支。
鞮 第 2708 页 第 2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