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
集 异体字:【𠍱 亼 輯 雦 雧】解释
○ 雧省字。見說文‧雥部。〔按說文、雧。羣鳥在木上也。雥、羣鳥也。人多雜爲集。〕
○ 聚也。文選‧張衡賦:總集瑞命。
○ 矢有羽似鳥。故亦稱集。左襄二年傳:親集矢於其目。
○ 成也。左襄二十六年傳:今日之事幸而集。
○ 安也。左昭十七年傳:辰不集於房。
○ 止也。國語‧晉語:人皆集於菀。
○ 會也。詩小毖:予又集於蓼。
○ 就也。詩大明:有命旣集。
○ 合也。呂覽‧愼行:其事已集矣。
○ 齊也。漢書‧鼂錯傳:動靜不集。
○ 輯也。左成十六年傳:集睦以事君。
○ 滯也。漢書‧禮樂志:陰而不集。
○ 至也。國語‧晉語:不其集亡。
○ 下也。淮南‧說山:雨之集無能霑。
○ 眾也。見廣雅‧釋訓。
○ 取也。見廣雅‧釋詁。
○ 同也。見廣韻。
○ 正也。見廣雅‧釋詁。
○ 和也。史記‧衞康叔世家:爲武庚未集。
○ 雜也。孟子‧公孫丑:是集義所生者。
○ 燕也。晉書謝安傳:每攜中外子姪往來游集。
○ 年也。正字通引文子:以數集之壽。憂天下之亂。
○ 總彙也。孟子‧萬章:孔子之謂集大成。
○ 邊境之壘壁也。左昭二十三年傳:險其走集。
○ 文字之部居也。唐書藝文志:以甲乙丙丁爲次。列經史子集四庫。〔按梁阮孝緖爲七錄。始有文集之稱。隋唐乃分經史子集爲四部。隋經籍志敍謂別集之名。創於東漢。然古所謂集。乃聚前人譔作而名之。如總集之類。非若後世自稱爲集也。〕
○ 市場。之通稱也。續文獻通考:遼聖宗統和中、詔以南北府市場人少。宜率當部車乘赴集。〔按鄕僻市場、南人名爲趁墟。以有人則滿。無人則虛也。北人名爲趕集。且有某市某日集期。謂之集場。或因以爲鎭市之名。曰某某集。〕
○ 集集。眾也。廣雅釋訓疏證:螽斯篇、揖揖兮。義與集集同。
○ 州名。有三。一、梁置。當今四川渠縣東北。一、唐置。屬山南道。當今四川南江縣治。一、遼置。屬東京道。當今奉天承德縣東南。
○ 人名。元虞集。
○ 姓也。漢集壹。
集 第 2642 页 第 5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