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
鐘 异体字:【鈡 钟】解释
○ 樂鐘也。秋分之音。萬物穜成。故謂之鐘。古者𡍮作鐘。見說文。【段注】猶鼓者春分之音。萬物郭皮甲而出。故謂之鼓。笙者正月之音。物生故謂之笙。管者十二月之音。物開地牙。故謂之管也。
○ 動也。白虎通禮樂:鐘者動也。言陽气於黃泉之下。動養萬物也。
○ 空也。內空受气多。故聲大也。見釋名‧釋樂器。
○ 鐘者音之君也。淮南‧本經:大鐘鼎美重器。
○ 黃鐘。十二律之一。屬於律。子之氣也。十一月建焉。而辰在星紀。禮記‧月令:仲冬之月。其音羽。律中黃鐘。【注】黃鐘者、律之始也。九寸。仲冬氣至。則黃鐘之律應。周語曰。黃鐘、所以宣養六氣、九德。
○ 林鐘。十二律之一。屬于呂。未之氣也。六月建焉。而辰在鶉火。禮記‧月令:季夏之月。其音徵。律中林鐘。【注】林鐘者。黃鐘之所生。三分去一。律長六寸。季夏氣至。則林鐘之律應。周語曰。林鐘和展百物。俾莫不任肅純恪。
○ 應鐘。十二律之一。屬于呂。亥之氣也。十月建焉。而辰在析木。禮記‧月令:孟冬之月。其音羽。律中應鐘。【注】孟冬氣至。則應鐘之律應。應鐘者。姑洗之所生。三分去一。律長四寸二十七分寸之二十。周語曰。應鐘、均利器用。俾應復。
○ 夾鐘。十二律之一。屬于呂。卯之氣也。二月建焉。而辰在降婁。禮記‧月令:仲春之月。其音角。律中夾鐘。【注】夾鐘者、夷則之所生。三分益一。律長七寸二千一百八十七分寸之千七十五。仲春氣至。則夾鐘之律應。周語曰。夾鐘、出四隙之細。
○ 報時器也。馮時可蓬窗續錄:外國人利瑪竇出自鳴鐘。如小香盒。一日十二時。凡十二次鳴。〔按古者鐘之形圜而有銑。口侈頂小。頂有蠡。以懸於簴。扣之則鳴。齊武帝以宮內不聞鼓漏。置鐘于景陽樓。以應五鼓。後世爲機括應晷而鳴。契符於表以識時。故亦名爲鐘焉。〕
○ 石鐘。山名。在江西湖口縣。又分大石鐘山。小石鐘山。故土人稱爲雙鐘。
○ 霜鐘。琴名。志雅堂雜抄:張受益有一琴。名霜鐘。
鐘 第 2545 页 第 2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