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
部 解释
○ 天水狄部。見說文。【段注】顧氏祖禹曰。漢天水郡。今陝西鞏昌府以東秦州之境。是其地。〔按鞏昌後改屬甘肅。秦州今改天水縣。〕
○ 總也。統也。見集韻。
○ 官署也。舊分吏、戶、禮、兵、刑、工、六部。今分外交、內務、財政、陸軍、海軍、司法、敎育、農工商、交通、凡九部。爲中央行政機關。
○ 軍之部伍也。文選揚雄賦:浸淫蹵部。
○ 猶領也。見後漢橋元傳注。
○ 謂所部也。後漢卓茂傳:人常言部亭長受其米肉遺者。
○ 謂身形部分也。素問陰陽類論:陽爲游部。
○ 部者。阜之類也。見風俗通山澤。
○ 分判也。見玉篇。
○ 界也。見集韻。
○ 分布也。荀子‧王霸:名聲部發于天地之間。
○ 部曲也。見廣韻。
○ 星辰布列也。史記‧曆書:分其天部。【注】分部、八十二宿爲距度也。
○ 五行也。漢書‧律歷志:起五部。【注】謂金木水火土也。
○ 外國種族也。如唐書沙陀部、龜茲部、高車部、延陀部之類。
○ 書籍目次也。如甲部經、乙部史、丙部子、丁部集之類。
○ 葢斗也。考工記‧輪人:信其程圍以爲部廣。
○ 鹵部。大駕儀仗。葉夢得避暑錄:大駕儀仗通號鹵簿。或以簿爲部。
○ 雷部。俗云雷神也。明道雜志:謝仙是雷部中神名。
○ 部署。分部而署置。漢書‧高帝紀:部署諸將。
○ 部將。謂軍部之下小將也。見後漢寇恂傳注。
○ 部分。謂藏府之位可占候處。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審淸濁而知部分。
○ 釋部。內典也。文選孔稚珪移文:談空空於釋部。
○ 星名。晉書天文志:北斗七星。七曰部。星
○ 百部。藥名。一名野天門冬。
○ 同棓。大杖也。淮南‧說山:羿死桃部。
解释部婁。小阜也。左襄二十四年傳:部婁無松柏。
部 第 2465 页 第 1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