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ún;zhú;zhòu解释
○ 奔也。山海經‧海外北經:夸父與日逐。
○ 牝牡合也。見集韻
解释同豚。山海經‧中山經:苦山有獸焉。名曰山膏。其狀如逐。【注】逐、卽豚字。〔按集韻、類篇、竝作𨔡。〕
解释○ 追也。見說文【王注】:左隱十一年傳。子都拔戟以逐之。
○ 驅也。史記‧李斯傳:爲客者逐。
○ 斥也。放也。史記‧管晏傳:三仕三見逐。
○ 競也。左昭元年傳:自無令諸侯逐進。
○ 爭也。後漢馮異傳:豪傑競逐。迷惑千數。
○ 求也。國語‧晉語:厭邇逐遠。
○ 彊也。見爾雅‧釋言
○ 病也。見爾雅‧釋詁。〔按桂馥云。逐、卽瘃字。郝懿行云。逐、通作軸。〕
○ 從也。楚辭‧河伯:乘白黿兮逐文魚。
○ 流蕩也。荀子‧儒效:故風之所以爲不逐者。
○ 並驅貌。易大畜:良馬逐。
○ 奔馳也。文選‧張衡賦:羣士放逐。
○ 逐逐。敦實也。易頤:其欲逐逐。釋文:逐、如字。敦實也。又心煩貌。見易頤虞注。又繼續無厭意。見字彙
○ 日逐。匈奴地名。漢書‧宣帝紀:匈奴日逐王先賢撣將人眾萬餘來降。〔按通鑑輯覽注云。匈奴屬。王號。居西邊。領西域諸國。〕
解释○ 逐逐。速也。周易其欲逐逐。見韻集。〔按易頤釋文出逐逐。薛云。速也。蘇林音迪。〕
○ 或作浟。見集韻


2277 页 第 26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