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
要 异体字:【𡕯 𡕹 𡢗 𦥼】解释
○ 本作𦥺。說文‧臼部:𦥺。身中也。象人𦥺自𦥑之形。【段注】上象人首。下象人足。中象人𦝫而自𦥑持之。故从臼。必从𦥑者、象形猶未顯。人多護惜其𦝫故也。
○ 約也。左哀十四年傳:使季路要我。吾無盟矣。〔按釋名釋形體。要、約也。在體之中。約結而小也。〕
○ 䙅也。詩葛屨:要之襋之。好人服之。
○ 屈也。文選曹植賦:解玉佩以要之。
○ 徼也。呂覽‧悔過:要門而窺之。
○ 邀也。荀子‧儒效:行禮要節而安之。
○ 遮也。孟子‧萬章:將要而殺之。
○ 堅止之也。漢書‧文帝紀:皇太后固要。上乃止。
○ 臣約束其君曰要。公羊莊十三年傳:要盟可犯。
○ 約置也。呂覽‧順民:此取民之要也。
○ 結也。國語‧晉語:以要晉國之成。
○ 正也。淮南‧墬形:要之以太歲。
○ 成也。詩籜兮:倡予要女。
○ 取也。國策‧秦策:要絕天下。
○ 得也。呂覽‧貴生:所要輕也。
○ 會也。禮記‧樂記:要其節奏。
○ 勒也。見廣韻。
○ 劾也。周禮鄕士:異其死刑之罪而要之。
○ 察也。書康誥:要囚。【注】要察囚情。得其情以斷獄。
○ 求也。孟子‧吿子:脩其天爵。以要人爵。
○ 中也。太玄達:不要止洫。
○ 久要。舊約也。論語‧憲問:久要不忘平生之言。
○ 要時。趨時也。荀子‧富國:傮然要時務民。
○ 要節。立節也。荀子‧禮論:孰知夫出死要節之所以養。
○ 要眇。好貌。楚辭‧湘君:美要眇兮宜脩。
○ 要媱。舞容也。楚辭‧傷時:音晏衍兮要媱。
○ 要服。蠻服也。周禮大行人:又其外方五百里、謂之要服。
○ 高要。縣名。淸一統志:高要屬廣州府。
○ 靑要。山名。山海經‧中山經:靑要之山。實惟帝之密都。
○ 水名。水經濡水注:又東南流。右與要水合。水出塞外。三川並導。謂之大要水也。
○ 姓也。吳人要離之後。漢有河南令要競。唐建中朔方大將軍要珍。
解释○ 當也。荀子‧禮論:以隆殺爲要。
○ 約也。見廣雅‧釋言。
○ 總也。史記‧漢興以來諸侯年表序:要之以仁義爲本。
○ 樞紐也。素問天元紀大論:至數之要。
○ 禁要也。素問脈要精微論:是門戶不要也。
○ 凡數也。周禮職舍:入其要。
○ 簿書也。周禮小司馬:則受邦國之比要。
○ 月計也。周禮小宰:八曰聽出入以要會。【注】月計曰要。歲計曰會。
○ 質要。契券也。後漢馬援傳:由質要之故業。
○ 凡所不欲曰不要。〔韓愈書〕:雖今之仕者。不要此道。〔所欲、俗亦曰要。〕
○ 治要。若歲計也。周禮宰夫:一曰。正。掌官灋以治要。
○ 役要。所遣民徒之數也。周禮鄕師:旣役則受州里役要。
○ 大要。大歸也。漢書陳萬年傳:大要敎咸讇也。
○ 旁要。九數之一也。周禮保氏:六曰九數。【疏】九數者。方田、粟米、差分、少廣、商功、均轉、方程嬴、不足旁、要。
○ 體要。文章簡括之辭也。書畢命:辭尙體要。
○ 機要。政事會聚之所也。晉書裴楷傳:管機要。
○ 要道。禮樂也。孝經:先王有至德要道。【疏】殷仲文曰。以一管眾爲要。
○ 要領。要契也。漢書‧張騫傳:竟不能得月氐要領。
○ 要害。地險隘也。文選‧左思賦:內函要害。
○ 要紹。曲貌。文選王延壽賦:曲枅要紹而環句。又姿容也。文選‧張衡賦:要紹修態。
○ 要素。日本語。謂事物必要之元素也。
解释騕或字。見集韻。
解释偠或字。見集韻。
要 第 2139 页 第 7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