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
虎 异体字:【𢋪 𧆞 𧇂 𪊖 𪋕 乕 俿 𢁺】解释
○ 山獸之君。从虍从儿。虎足象人足也。見說文‧虎部。【段注】此古本之眞也。鉉本妄改。張次立復以鉉本改鍇本。惟韻會如是。儿部曰。孔子曰。在人下。故詰屈。謂人之股腳也。虎之股腳似人。故其字上虍下儿。虍謂其文。儿謂其足也。〔按虎爲百獸之長。性鷙力猛。黃質黑章。鋸牙鉤爪。殘害人畜。有威骨如乙字。長一寸。在脅兩旁。尾端亦有之。體長五六尺。今山野地多有之。形與貓極肖。〕
○ 棋法防人來攻。先叉一著曰虎。
○ 州名。唐虎州。後避太祖諱、改武州。
○ 灘名。水經夷水注:夷水又東逕虎灘。
○ 虎賁。勇士稱也。書牧誓序:虎賁三百人。
○ 虎臣。喩威武也。詩泮水:矯矯虎臣。【疏】矯矯然有威武如虎之臣。
○ 虎門。路寢門也。周禮師氏:居虎門之左。【注】王日視朝于路寢門外。畫虎焉以明勇猛。
○ 虎節。使者之節也。周禮小行人:山國用虎節。
○ 虎落。外蕃也。漢書‧鼂錯傳:要害之處。通川之道。調立城邑。毋下千家。爲中周虎落。【注】虎落者。外蕃也。若今時竹虎落。蓋以竹篾相連遮落之也。
○ 虎牢。地名。左莊二十一年傳:自虎牢以東。【注】虎牢。河南成臯縣。〔按虎牢。鄭邑。當今河南氾水縣城西。〕
○ 虎丘。山名。吳越春秋:吳王葬閶門外。金玉精上浮爲白虎。名虎丘。〔在今江蘇蘇州閶門外。〕
○ 白虎。星名。書堯典:日短星昴。傳:昴、白虎之中星。又殿名。觀名。三輔黃圖:未央宮有白虎殿。後漢章帝紀:郞官及諸生會白虎觀講五經同異。又石灰別名。本草綱目:石灰一名白虎。
○ 金虎。臺名。魏志武帝紀:建安十八年九月作金虎臺。
○ 蝎虎。守宮也。本草綱目:守宮食蠆。故呼蝎虎。
○ 魚虎。害魚之鳥也。本草綱目:魚狗一名魚虎。此鳥害魚。故得此類命名。
○ 蠅虎。捕蠅之蟲也。古今注:蠅虎。蠅狐也。形似蜘蛛而色灰白。善捕蠅。一名蠅蝗。一名蠅豹。
○ 虎蘭。澤蘭也。見廣雅‧釋草。
○ 虎掌。瓜屬也。見廣雅‧釋草。
○ 虎耳。草名。本草綱目:虎耳。一名石荷葉。生隱濕處。如荷蓋狀。
○ 虎王。蟲名。廣雅‧釋蟲:虎王。蝟也。
○ 虎魄。珠也。後漢王符傳:犀象珠玉虎魄。
○ 虎子。淸器也。周禮玉府:掌王之燕衣服衽席牀笫凡褻器。【注】䙝器。淸器。虎子之屬。〔按西京雜記。漢朝以玉爲虎子。以爲便器。〕
○ 艾虎。以艾爲形者也。荆楚歲時記:五月五日以艾爲虎形。或翦綵爲小虎。貼以艾葉。
○ 筆虎。握筆善書者也。法書苑:李陽冰善小篆。自謂蒼頡後身。時謂之筆虎。
○ 笑面虎。嬉笑之人也。談藪:王公袞性甚和平。居常若嬉笑。人謂之笑面虎。〔今世俗稱心惡貌慈者曰笑面老虎。本此。〕
○ 獨行虎。紫花之草也。本草綱目:紫花地丁。一名獨行虎。
○ 姓也。漢有合浦太守虎旗。其先八元伯虎之後。見廣韻。
虎 第 1678 页 第 13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