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
茹 解释
○ 飤馬也。見說文。【桂注】飤、當爲食。詩。柔亦不茹。方言。茹、食也。
○ 飯牛也。見玉篇。
○ 度也。見玉篇。
○ 菜之總名也。文選枚乘七發:白露之茹。
○ 咀嚼之名。見〔詩七月箋菜茹疏。〕
○ 啜也。見爾雅‧釋言。
○ 臭也。呂覽‧功名:以茹魚驅蠅。蠅愈至不可禁。
○ 鎬也。方也。皆北方地名。詩六月:玁狁匪茹。〔按正字通云:度也。言玁狁不自度量、深入爲寇也。〕
○ 水名。水經澧水注:澧水又東。茹水注之。
○ 縣名。漢置。屬上谷郡。當今直隸宣化縣南。
○ 陂名。魏志劉馥傳:馥治芍陂及茹陂。以概稻田。
○ 姓也。唐茹汝升。宋茹孝標。又蠕入中國亦爲茹氏。
解释○ 艸根相牽引皃。見集韻。〔按玉篇、廣韻、竝云。相牽引皃。易曰拔茅連茹。〕
○ 恣也。見廣韻。
○ 食也。後漢陳蕃傳:茹菽不足。
○ 菜也。後漢馬融傳:芳茹甘荼。
○ 茹藘。蒨草也。爾雅‧釋草:茹藘、茅蒐。【注】今染絳蒨也。一名茹藘。一名茅蒐。
○ 姓也。見集韻。
解释人名。春秋傳有莒茹。見集韻。
解释○ 飤也。見集韻。
○ 貪也。見廣韻。
○ 菜也。見集韻。
○ 乾菜。見廣韻。
○ 柔也。見玉篇。
○ 納也。詩蒸民:柔則茹之。【注】茹、忍與反。
○ 雜揉也。見廣韻。
○ 臭敗之義。文選‧左思賦:神惢形茹。【注】茹、如舉反。
○ 噉食之民。左定四年傳:柔亦不茹。【注】茹音汝。
解释受也。詩栢舟:不可以茹。
茹 第 1849 页 第 1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