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体字:【瘔 𡿵】解释
○ 困也。西谿叢語:今人不善乘船謂之苦船。北人謂之苦車。
○ 姓也。漢會𥡴太守苦灼。
解释○ 大苦。苓也。見說文【王注】:釋草。蘦、大苦。嚴氏曰。苓、當作蘦。段氏曰。說文苷字解云、甘艸矣。儻甘草又名大苦。又名苓。則何不類列。後文曰字必後人據爾雅增。沈括筆談蘦。爾雅。蘦、大苦。郭云、甘草。非也。〔按大苦、本草綱目名黃藥。處處栽之。其莖高二三尺。柔而有節。似籐、實非籐也。葉大如掌。長三寸許。亦不似桑。其根長者尺許。大者圍二三寸。外褐內黃。亦有黃赤色者。其味極苦。故曰大苦。〕
○ 味也。書洪範:炎上作苦。
○ 勤也。國策‧齊策:無勞倦之苦。
○ 急也。莊子‧天道:疾則苦而不入。釋文:司馬注曰。急也。
○ 傷也。呂覽‧遇合:自苦而居海上。
○ 病也。莊子‧達生:以爲有苦而欲死也。
○ 患也。漢書‧賈誼傳:非徒病腫。又苦𨂂盭。
○ 勞也。國策‧秦策:不苦一民。
○ 快也。見廣雅‧釋詁
○ 窮也。見廣雅‧釋詁
○ 悵也。見廣雅‧釋詁
○ 惡也。淮南‧時則:工事苦慢。
○ 猶疾也。淮南‧精神:苦洿子家決洿而注之江。
○ 不精至也。呂覽‧誣徒:從師苦而欲學之功也。
○ 困辱之也。漢書‧馮奉世傳:或貪污爲外國所苦。
○ 謂猒苦之也。漢書‧李廣傳:士卒多從廣而苦程不識。
○ 厭也。漢書‧韓信傳:亭長妻苦之。
○ 息也。見爾雅‧釋詁
○ 開也。見廣雅‧釋詁
○ 熾也。見方言
○ 脃也。國語‧齊語:辨其功苦。
○ 麄也。史記‧匈奴傳:不備苦惡。
○ 吐也。人所吐也。見釋名‧釋言語
○ 謂濫惡。荀子‧王制:辨功苦。
○ 卽大鹹。爾雅‧釋言:鹹苦也。
○ 苦者所以長養也。見白虎通五行
○ 大苦。䜴也。楚辭‧招魂:大苦醎酸。
○ 苦雨。白露之類。禮記‧月令:則苦雨數來。
○ 苦菜。柔滑菜類。一名苦苣。本草綱目謂之苦蕒。又有水苦蕒。亦柔滑菜類。均詳蕒字。又隰草類。一名苦𧄹。本草綱目名敗醬。詳𧄹字。
○ 苦草。水草類。本草綱目:苦草、生湖澤中。長二三尺。狀如茅蒲之類。
○ 苦參。小草類。本草綱目:苦參、一名苦骨。本經謂之苦𧄹。
○ 苦瓜。蕃菜類。本草綱目:苦瓜原出南蕃。五月下子。生苗引蔓。莖葉卷鬚。竝如葡萄而小。七八月開小黃花。結瓜長者四五寸。短者二三寸。靑皮上痱㿔如癩及荔枝㱿狀。熟則黃色自裂。內有紅瓤裹子。味甘可食。
○ 苦瓠。蓏菜類。本草綱目:苦瓠又名苦匏。苦寒有毒。服之過分。吐利不止者。以黍穰灰汁解之。
○ 苦茄。蓏菜類。本草網目:苦茄生嶺南。樹小有刺。
○ 苦菫。葷菜類。本草綱目名堇。卽旱芹也。詳芹字。
○ 苦葴。隰草類。又名苦耽。小者名苦𧄹。本草綱目名敗漿。詳葴字。
○ 苦𢴉。茶也。詳茶字。
○ 苦芺。隰草類。又名苦板。詳芺字。
○ 苦薏。隰草類。本草綱目名野菊。詳薏字。
○ 苦花。山草類。又名苦菜。本草謂之貝母。卽爾雅之莔也。詳莔字。
○ 苦䔲。果之入藥者。本草綱目名臯蘆。詳䔲字。
○ 苦辛。木類。羣芳譜山海經:華陽之山多苦辛。其狀如橚。其實如瓜。食之已瘧。
○ 苦蘄。葷辛類。卽水芹也。詳芹字。
○ 苦藥子。蔓草類。本草綱目:苦藥子出四川忠州。性寒。解一切毒。川蜀諸處皆有。卽解毒子也。
○ 苦芥子。雜草類。本草綱目:苦芥子生秦中。苗長一尺餘。莖靑。葉如柳。開白花。似楡葉。其子黑色。治血風煩躁。
○ 苦萃。欵凍也。見廣雅‧釋草疏證:爾雅。莬奚、顆凍。郭注。欵冬也。
○ 苦豆。隰草類。本草綱目:胡盧巴、一名苦豆。出廣州。春生苗。夏結子。作細莢。至秋采用。
○ 苦棗。果類。本草綱目:即爾雅之蹶洩也。處處有之。色靑而小。味苦、不堪。人多不能食。
○ 苦心。山草類。本草綱目:沙參、一名苦心。處處山原有之。二月生苗葉。如初生小葵。葉面團扁不光。八九月抽莖。開小紫花。亦有白者。並結實如冬靑。其生沙地者良。
○ 縣名。楚置。漢屬淮陽國。當今河南鹿邑縣東。
○ 同枯。莊子‧人間世:此以其能苦其生者也。釋文:苦崔本作枯。
解释○ 惡也。周禮典婦功:辨其苦良。
○ 麤也。史記‧五帝紀:器皆不苦窳。
○ 沽或字。集韻:沽。略也。或作苦。
解释地名。老子。楚苦縣人。見史記‧老莊申韓傳


1832 页 第 3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