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
舍 异体字:【𦧶 舎】解释
○ 市居曰舍。从亼。中、象屋也。口、象築也。見說文‧亼部。【段注】食部曰。館、客舍也。客舍者。謂市居也。此市字非買賣所之。謂賓客所之也。
○ 宮也。周禮地官序官。舍人。【注】舍、猶宮也。主平宮中用穀者也。〔按漢書高帝紀。欲止宮休舍。注云。舍、謂屋舍也。穆天子傳。出造舍。注云。舍、倚廬也。然則宮室房屋均可通稱爲舍矣。因此世俗乃有田舍茅舍之稱。〕
○ 息也。釋名‧釋宮室:舍、於中舍息也。
○ 宅也。鬼谷子本經陰符:神歸其舍。
○ 處也。詩羔裘:舍命不渝。【箋】舍、猶處也。處命不變。謂守死善道。見危授命之等。
○ 受也。見詩羔裘釋文引王注。
○ 猶厝也。國策‧魏策:王不如舍需於側。以稽二人者之所爲。
○ 除也。詩雨無正:舍彼有罪。
○ 畱也。漢書‧谷永傳:舍昭昭之白過。
○ 赦也。漢書‧朱博傳:姦以事君。常刑不舍。
○ 罷也。左昭五年傳:舍中軍。
○ 止也。管子‧四稱:良臣不使讒賊是舍。
○ 施也。左昭十三年傳:施舍不倦。【注】施舍。猶言布恩德。
○ 釋也。詩行葦:舍矢旣均。【箋】舍之言釋也。
○ 中也。禮記‧射義:射之爲言者繹也。或曰舍也。【疏】舍、中也。
○ 舒氣也。史記‧律書:舍者舒氣也。
○ 日行次宿曰舍。淮南‧覽冥:日爲之反三舍。【注】反卻行三舍。舍、次宿也。
○ 二十八宿曰舍。文選郭璞詩注引淮南‧許注:二十八宿一宿爲一舍。
○ 師行一宿曰舍。左莊三年傳:凡師一宿爲舍。
○ 軍行三十里曰舍。左僖二十八年傳:退三舍辟之。【注】一舍三十里。
○ 四里曰一俱廬舍。釋典:一俱廬舍。【注】四里爲一俱廬舍。一里三百六十步。一俱廬舍。計一千四百四十步。
○ 猶居也。素問瘧論:此榮氣之所舍也。
○ 住也。禮記‧檀弓:舍於子夏氏。
○ 舍人。官名。見周禮地官序官。〔按漢書高帝紀注。舍人。親近左右之通稱也。又曹參傳注。舍人。猶家人也。今世稱己親屬之卑者曰舍。義蓋本此。如舍弟舍姪之類。〕
○ 舍匿。隱藏容止也。漢書‧淮南王傳:舍匿者論皆有法。【注】謂容止藏隱也。
○ 上舍。甲第也。國策‧齊策:於是舍之上舍。〔按甲第。猶今俗稱頭等房室也。甲第之稱舍。如接待嘉賓者曰館舍。供應過客者曰傳舍。孔廟外列屋以處之者曰學舍。子姓所居處者曰子舍。讀書之地曰精舍之類。後世假稱門生爲上舍。〕
解释○ 止息也。論語‧子罕:不舍晝夜。
○ 廢也。書湯誓:舍我穡事。而割正夏。釋文:舍音捨。廢也。
○ 置也。左昭四年傳:使杜洩舍路。釋文:舍音捨。
解释釋也。周禮大胥:春入學舍菜。釋文:舍音釋。
舍 第 1670 页 第 2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