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体字:【𠃥 𠔖 𠦮 𡕖 𡥳 𦥑 𦦙 㪯 举 擧 𡴃】解释
○ 對舉也。見說文‧手部【段注】謂以兩手舉之。故其字从手與。
○ 擎也。見廣韻
○ 扛也。見增韻
○ 挈也。見增韻
○ 稱也。見韻會舉要
○ 揚也。見韻會舉要
○ 企望之也。呂覽‧順說:莫不延頸舉踵。
○ 拔也。國策‧齊策:三十日而舉燕國。
○ 用也。呂覽不廣:佐齊桓公舉事。
○ 立也。左文元年傳:楚國之舉。恆在少者。
○ 合也。史記‧聶政傳:舉國而與仲子爲讎。
○ 動也。國語‧楚語:不爲豐約舉。
○ 取也。呂覽‧樂成:民莫之舉。
○ 猶言也。禮記‧雜記:過而舉君之諱則起。
○ 亦問也。禮記‧曲禮:主人不問。客不先舉。
○ 記錄之也。左襄二十七年傳:仲尼使舉是禮也。
○ 祭也。禮記‧王制:山川神祇有不舉者爲不敬。
○ 殺牲盛饌曰舉。周禮膳夫:王日一舉。
○ 猶飮也。儀禮特牲饋食禮:嗣舉奠盥入。
○ 謂沒其財貨入官也。周禮司門:凡財物犯禁者舉之。
○ 飛也。文選‧張衡賦:鳥不暇舉。
○ 去也。楚辭‧自悲:願離羣而遠舉。
○ 起也。國語‧晉語:舉而從之。
○ 行也。周禮師氏:王舉則從。
○ 皆也。左哀六年傳:君舉不信羣臣乎。
○ 手所操也。考工記‧廬人:舉圍欲細。
○ 猶得也。國策‧秦策:舉河內。
○ 與也。楚辭‧初放:舉世皆然兮。
○ 謀也。呂覽異寶:不足與舉。
○ 盡也。管子‧牧民:地辟舉則民留處。
○ 擬實也。見墨子經上
○ 援也。淮南‧修務:木熙者舉梧檟。
○ 浴而乳之也。史記‧孟嘗君傳:其母竊舉生之。
○ 名體爲舉。儀禮特牲饋食:乃食食舉。【疏】食舉、謂骨體正脊。從俎舉鄕口。因名體爲舉。
○ 謂三兩也。小爾雅廣衡:二十四銖曰兩。兩有半曰捷。倍捷曰舉。【注】舉、謂三兩也。
○ 猶生也。書洪範惟天陰騭下民馬注:騭、升也。升、猶舉也。舉、猶生也。
○ 正也。呂覽‧自知:所以舉過也。
○ 謂肺脊。儀禮有司徹:佐食受牢舉如儐。
○ 物賤而買之曰舉。史記‧仲尼弟子傳:子貢好廢舉。【注】索隱引劉氏云。廢、謂物貴而賣之。舉、謂物賤而買之。
○ 選擇也。論語‧子路:舉賢才。〔如後世稱鄕貢曰舉人。曁近日之選舉。均此義。〕
○ 謂舉而取之。荀子‧議兵:秦師至而鄢郢舉。若振稿然。
○ 謂揔取也。漢書‧嚴助傳:雖舉越國而虜之。
○ 謂起兵動眾也。荀子‧天論:舉錯不明。
○ 粤人呼妓女爲老舉。見隨園詩話
○ 唐人稱舉止端麗曰舉舉。〔韓愈詩〕:舉舉江南子。
○ 木名。山海經‧中山經:北望河林。其狀如蒨如舉。【注】蒨、舉、皆木名也。舉、櫸柳。大者連抱數仞。
○ 柏舉。地名。春秋定四年:蔡侯以吳子及楚人戰于柏舉。〔按名勝志云。麻城縣東北三十里有柏子山。縣東南有舉水。柏舉之名。蓋合柏山舉水而得之。今湖北麻城縣有舉水。源出縣東北黃檗山。〕
○ 讙舉。山名。山海經‧中山經:讙舉之山。雒水出焉。山在今陝西雒南縣西北
○ 舉父。獸名。山海經‧西山經:崇吳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禺而文臂。豹虎而善投。名曰舉父。【注】大如狗。狀如猿。好舉石擲人。
○ 姓也。見姓苑
○ 通莒。史記‧蔡澤傳:而從唐舉相。索隱:荀卿書作唐莒。
解释稱引也。禮。其任舉有如此者。徐邈讀。見集韻


2123 页 第 8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