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
興 异体字:【𠎢 𢍯 𦥷 𨑁 㒷 兴 嬹】解释
○ 起也。从舁从同。同力也。見說文‧舁部。【桂注】詩大明。維予侯興。傳云。興、起也。同力也者。九經字樣。𦥑、象兩手。廾、亦是兩手。謂眾手同力。能興起也。
○ 謂發謀出慮。禮記‧中庸:國有道。其言足以興。
○ 發也。左哀十六年傳:使興國人以攻白公。〔按左傳作使與國人。釋文云。與、一本作興。〕
○ 生也。史記‧樂書:而淫樂興焉。
○ 盛也。詩天保:以莫不興。
○ 猶舉也。禮記‧文王世子:興秩節。
○ 猶動也。考工記‧弓人:下拊之弓末應將興。
○ 猶成也。周語楚語:其可興乎。
○ 猶出也。禮記‧樂記:降興上下之神。
○ 猶尊尙也。詩抑:興迷亂於政。
○ 猶行也。論語‧子路:則禮樂不興。
○ 猶作也。周禮舞師:凡小祭祀則不興舞。
○ 昌也。呂覽‧審時:得時之稼興。
○ 善也。見字彙。
○ 不知其生之時故曰興。大戴記夏小正:匽之興。傳:其不言生而稱興何也。不知其生之時。故曰興。
○ 興物。謂薦百品。禮記‧祭統:其興物備矣。
○ 縣官徵聚物曰興。周禮旅師:平頒其興積。【注】縣官徵聚物曰興。今云軍興、是也。縣師徵粟。旅師斂而用之。以賙衣食也。
○ 州名。唐置。屬山南道。今爲陝西略陽縣治。又遼州名。屬東京道。今爲奉天鐵嶺縣治。又金州名。屬北京路。當在熱河城南。又元州名。屬中書省。冀甯路。今爲山西興縣治。
○ 姓也。姓譜:漢濟陰王謁者興渠。
解释○ 象也。見集韻。
○ 喜也。歆也。禮記‧學記:不興其藝。【注】興之言喜也。歆也。
○ 詩六義之一也。周禮大師:敎六詩曰興。【注】興者託事於物也。
○ 譬喩也。論語‧陽貨:詩可以興。
○ 悅也。見字彙。
○ 興會。情興所會也。宋書謝靈運傳:論靈運之興會標舉。
解释同釁。禮記‧文王世子:旣興器用幣。【注】興、當爲釁字之誤。釋文:興、依注爲釁。虛覲反。
興 第 2122 页 第 16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