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自 异体字:【𥃭 𦣹 𦣼 𨈻】解释
○ 本作𦣹。說文:𦣹。鼻也。象鼻形。【段注】此以鼻訓自。而又曰象鼻形。王部曰。自讀若鼻。今俗以作始生子爲鼻子是。然則許謂自與鼻義同音同。而用自爲鼻者絕少也。今義從也、己也、自然也。皆引申之義。
○ 由也。詩文王有聲:自西自東。自南自北。〔按自有訓從者。義亦同。〕
○ 率也。禮記‧雜記:客使自下由路西。
○ 用也。書‧皋陶謨:自我五禮有庸哉。
○ 盈也。見方言。
○ 苟也。左成十六年傳:自非聖人。外寧必有內憂。〔王引之云。自、猶苟也。〕
○ 躬親也。見洪武正韻。〔按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自亦此意。〕
○ 自然。不資於外也。列子‧黃帝:自然而已。又通神明也。文選‧張衡賦:淳化通於自然。又無稱之言。窮極之詞也。老子:道法自然。無勉強也。世說新語:絲不如竹。竹不如肉。漸近自然。
○ 自由。猶如意也。〔柳宗元詩〕:欲採蘋花不自由。〔按今假爲不受侵害之稱。立憲國家之人民。法律上應享言論、出版、居住、信敎等自由之權利。〕
○ 自主。自己權力之本體也。今世界國家。有自主國、半主國、保護國之分。
○ 自鳴。古琴名。見廣雅‧釋樂。〔按今稱鳴時鐘曰自鳴鐘。〕
○ 自障。盾名。駢雅釋器:鳴廉、修營、藍䝱、號鐘、自障。盾也。
自 第 1667 页 第 8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