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
羽 解释
○ 本作羽。說文:羽。鳥長毛也。象形。【段注】長毛必有耦。故竝。几部曰。𠘱。新生羽而飛也。羽。竝𠘱也。〔按玉篇。羽。鳥毛羽也。引伸之爲鳥類之通稱。家語執轡曰。羽蟲三百六十。而鳳鳥爲之長是也。近動物學家以羽爲鳥體所覆者。析言之。每一羽底。有小囊一。其上充實。內有似樹心之質、曰羽幹。幹之下部、狀如空管、曰翮。羽之軟而且散者、曰𦐘。〕
○ 蟲翅也。詩螽斯:螽斯羽。詵詵兮。
○ 雁也。周禮庖人:冬行鱻羽。膳膏羶。
○ 舞者所執也。書‧大禹謨:舞干羽于兩階。〔按周禮舞師。敎羽舞。【注】羽、析白羽爲之。〕
○ 五聲之一。周禮犬師:皆文之以五聲。宮商角徵羽。〔按國語周語。鍾尙羽。故樂器重者從細。【注】從細。尙細聲也。謂鍾尙羽也。周禮大司樂注。凡五聲。宮之所生。淸者爲徵羽。然則羽固聲之淸而細者。漢書律曆志云。羽、宇也。物序藏宇覆之也。白虎通禮樂云。羽者紆也。又五行云。羽之爲言舒。言萬物始孳。皆以聲爲訓。〕
○ 羽爲物。見禮記‧樂記。
○ 羽爲水。爲智。爲聽。見漢書‧律曆志。
○ 羽謂之柳。見爾雅‧釋樂。
○ 翳也。見書大禹謨傳。
○ 火象也。素問五常政大論:其蟲羽。
○ 釣浮也。呂覽‧離俗:魚有小大。餌有宜適。羽有動靜。
○ 相翼也。太玄翕:翕其羽。【注】羽、朋友之用美稱。相翼之謂也。〔按呂覽舉難。三士羽翼之也。【注】羽翼。佐之。義同。〕
○ 矢。其旁曰羽。如鳥羽也。鳥須羽而飛。矢須羽而前也。見釋名‧釋兵。〔按考工記矢人。五分其長而羽其一。史記李廣傳。中石沒羽。鮑昭詩。留我一白羽。皆此義。〕
○ 毛織物曰羽。如今俗所稱羽綾、羽綢、羽緞之屬。
○ 山名。書‧禹貢:蒙羽其藝。【疏】羽山。在東海祝其縣南。〔按祝其故城。在今江蘇𥫔楡縣南。別有羽山。在今山東蓬萊縣東南三十里。卽舜殛鯀處。胡渭云。禹貢之羽在徐域、舜典之羽在靑域。不可以無辨。〕
○ 羽獸。南方朱鳥也。管子‧幼官:以羽獸之火爨。
○ 羽民。國名。山海經海外南經:羽民國。其爲人長頭。身生羽。
○ 羽林。官名。漢書‧百官公卿表:期門、羽林、皆屬焉。【注】羽林。亦宿衞之官。言其如羽之疾。如林之多也。又星名。史記‧天官書:其南有眾星。曰羽林天軍。
○ 羽檄。檄之挿羽者也。漢書‧息夫躬傳:羽檄重迹而押至。
○ 羽人。仙人也。文選孫綽賦:仍羽人於丹丘。
○ 通雨。漢書‧元后傳:冬。饗飮飛羽。【注】飛羽殿、在未央宮中。羽、字或作雨。
○ 姓也。左襄三十年傳:羽頡出奔晉。
解释緩也。考工記‧弓人:弓而羽閷。【注】羽讀爲扈。〔按康熙字典引矢人五分其長而羽其一爲證。非也。矢人之羽。義不訓緩。音亦不與扈同。今据釋文訂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