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āo;zǎo异体字:【𦃨 𦅒 縿 繰 缫 𦃐】解释
○ 文采也。通作繰、藻。見集韻
○ 冕繩曰繅。周禮弁師:五采繅十有二。【注】繅、雜文之名也。合五采絲爲之繩。垂於延之前后。各十二。所謂邃延也。釋文:繅、音早。司農云。古藻字。
○ 玉藉曰繅。周禮典瑞:繅藉五采五就。【注】繅、有五采文。所以薦玉。
○ 圭組曰繅。儀禮聘禮:取圭垂繅不起而授宰。宰執圭屈繅。【疏】繅有二種。一者以木爲中幹。以韋衣之。天子五采。公侯伯三采。子男二采。此則無垂繅屈繅之事。若絢組爲之者。所以繫玉於韋版。使不失墜。此乃有屈垂之法。則此次所云者是也。
○ 繅席。五采席也。周禮司几筵:加繅席畫純。【注】繅席、削蒲蒻展之。編以五采。若今合歡矣。
解释繅本字。見說文
解释本作繅。說文:繅。繹繭爲絲也。〔按禮記祭義釋文、引作抽繭出絲也。春秋繁露實性篇。繭待繅以涫湯。而後能爲絲。顏注急就篇。抽引精繭出緖者曰絲。意皆同。字或作繰。亦作縿。〕


2075 页 第 7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