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
○ 信也。漢制。㠯竹長六寸。分而相合。見說文【段注】周禮。門關用符節。注曰。符節者、如今宮中諸官詔符也。漢孝文紀。始與郡國守相爲銅虎符。竹使符。應劭云。銅虎符、一至五。國家當發兵遣使。至都合符。符合乃聽受之。竹使符、皆以竹箭五枚。長五寸。鐫刻篆書第一至第五。張晏曰。符以代古之圭璋。
○ 付也。赴也。釋名‧釋書契:符、付也。書所敕命於上。付使傳行之也。亦言赴也。執以赴君命也。
○ 約也。淮南‧主術:以一合萬。若合符者也。
○ 法也。文選陸機論:抑有前符。
○ 驗也。淮南‧本經:審於符者。怪物不能惑也。
○ 瑞也。史記‧孝武帝紀:以風符應合於天地。又甘露醴泉也。禮記仲尼燕居注:萬物之符長。
○ 道也。呂覽精論:天符同也。
○ 合也。文選揚雄賦:同符三皇。〔今語亦謂相合曰相符。不合曰不符。〕
○ 符采。玉之橫文也。文選‧左思賦:符采彪炳。
○ 符璽。官名。漢書‧趙堯傳:趙堯爲符壐御史。
○ 符拔。獸名。後漢班超傳:月氐貢符拔。【注】符拔、形似麟而無角。
○ 桃符。御凶鬼物也。六帖: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戶。名仙木。百鬼所畏。
○ 竹名。廣東新語:雙髻峯下劉仙壇側有符竹。竹不甚高大。止數尺。葉上有文如蝸蜒。如古篆籒。其行或複或單。或疎或密。葉葉不同。若今巫覡所書符者。葉雖枯而文色不改。文多白。與葉色不同。
○ 縣名。漢置。屬犍爲郡。當今四川合江縣西。
○ 姓也。魯頃公之孫雅。仕秦爲符璽令。因而氏焉。
解释同孚。史記‧律書:萬物剖符甲而生。【注】符音孚。


1767 页 第 4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