痘
痘 解释
痘瘡。見字彙。〔按痘一名虜瘡。以東晉建武中於南陽擊虜所得。一名聖瘡。言其變化無定也。一名天瘡。言爲天行疫癘也。俗又名天花。或曰百歲瘡。言自少至老必患痘一次也。或曰豌豆瘡。言其形似豌豆也。病原胎毒而起。至天行傳染時益甚。寒熱三日、發紅斑。俗名現點。初發於頭面。漸及肢體。三日、成水泡。俗名齊苗。水泡內容物溷濁。爲乳性。爲膿性。三日、中央現痘臍。俗名灌漿。又三日、膿泡乾燥成痂發癢。俗名上岸。痂脫乃愈。此症與疹相類而實殊。蓋痘必發熱三日。現點。疹則無定期。痘必六日齊苗。疹則先後不一。痘必九日灌漿。其根如紅線緊束。疹則多爲不完全之膿泡。且根下紅暈散漫。治法逈異。豫防之法。昔依丹溪方。於初發時或未出時。以朱砂末半錢。蜜水調服。多者可少。少者可無。重者可輕也。西人則以刀刺小兒兩臂。當三焦部穴道。以牛之血淸納入之。數日後。痘卽由刺處而生。其法最良。吾國徧傳其術。俗名引種牛痘。亦曰挑苗。鄕僻沿舊法以痘痂研末吹入鼻竅者。俗名神痘。亦曰吹苗。其法極險。〕
痘 第 1341 页 第 10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