畔
畔 解释
○ 田界也。見說文。【注】列子曰。聽遊於疆畔者。〔按畕部。畺、界也。後漢杜篤傳。爰初開畔。注云。畔、疆界也。國語周語。修其疆畔。注云。畔、界也。田界者。段玉裁云。田之竟處也。左傳。子產曰。行無越思。如農之有畔。其過鮮矣。一夫百畝。則畔爲百畝之界也。引申爲凡界之偁。〕
○ 分半田之際也。見顏注急就篇。
○ 涯也。見詩氓箋。
○ 言而不稱師謂之畔。見荀子‧大畧。【注】畔者、倍之半也。
○ 違背也。論語‧雍也:亦可以弗畔矣夫。
○ 亂貌也。漢書‧叙傳:畔回穴其若茲兮。
○ 舍也。國語‧楚語:畔者半矣。
○ 離也。見廣雅‧釋詁。
○ 改衣服制度爲畔。見白虎通巡狩引書大傳。
○ 背叛也。論語‧陽貨:公山弗擾以費畔。
○ 畔道也。詩皇矣:無然畔援。傳:無是畔道。
○ 畔援。猶跋扈也。見詩皇矣箋。又武强也。見釋文引韓詩。
○ 畔岸。自縱之貌也。漢書‧司馬相如傳:放散畔岸。
○ 畔換。張恣之貌。漢書‧敍傳:項氏畔換。
○ 通泮。史晨奏銘:飮酒畔宮。〔按詩氓。隰則有泮。傳曰。泮、坡也。坡、卽陂。箋云。泮讀爲畔。畔、涯也。〕
○ 通叛。左莊十八年傳:使鬭緡尹之。以畔。釋文:本或作叛。
畔 第 1525 页 第 15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