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
玉 异体字:【𥝍 王 𤣪】解释
○ 石之美有五德者。潤澤以溫。仁之方也。䚡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其聲舒揚專以遠聞。智之方也。不撓而折。勇之方也。銳廉而不忮。絜之方也。象三玉之連。玉、其貫也。見說文。〔按字鑑云。說文作王。帝王字則作王。中畫近上。金王字三畫皆均。無點。秦更隸書。以其疑與帝王字無辨。故加點以別之。而以畫均者爲帝王字。古文作𤣪。隸作玉。點在下畫之旁。廣韻云。烈火燒之不熱者。眞玉也。〕
○ 圭璋之屬也。論語‧陽貨:玉帛云乎哉。〔按書舜典五玉。鄭注云。執之曰瑞。陳列曰玉。〕
○ 佩也。禮記‧曲禮:君子無故玉不去身。
○ 美也。書洪範:惟辟玉食。【注】言惟君得爲美食。釋文:玉食。張晏注漢書云。玉食。珍食也。韋昭云。諸侯備珍異之食。〔按周禮玉府。王齊則共食玉。注云。玉是陽精之純者。食之以禦水氣。鄭司農云。王齊當食玉屑。〕
○ 喩德美也。詩民勞:王欲玉女。【箋】玉者。君子比德焉。王乎我欲令女如玉。
○ 猶琢磨也。張載西銘:貧賤憂戚。庸玉女于成也。
○ 美言之也。禮記‧祭統:請君之玉女。
○ 光好外見也。漢書‧陳平傳: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注】飾冠以玉。光好外見。中非所有也。
○ 山名。山海經‧西山經:玉山。【注】此山多玉石。因以名。
○ 河名。正字通:後晉天福中。鴻臚卿張匡鄴使于闐。著行記。言玉河在于闐域外。
○ 玉女、草名。爾雅‧釋草:蒙、玉女。【注】女蘿別名。
○ 木名。山海經海內西經:開明北有文玉樹。【注】五彩玉樹。
○ 水玉。今水精也。山海經‧南山經:堂庭之山多水玉。
○ 玉門。君門也。楚辭‧離世:背玉門以犇騖兮。
○ 四氣和謂之玉燭。見爾雅‧釋天。
○ 玉井。星名。後漢郞顗傳:從西方天苑趨左足入玉井。【注】參星下四小星爲玉井。
○ 玉暢。邑名。左哀十二年傳:宋鄭之間有𨻶地焉。曰彌作。頃丘。玉暢。嵒。戈。鍚。釋文:一本作王暢。
○ 屬玉。鳥名。漢書‧司馬相如傳:鴐鵝屬玉。
○ 玉珧。卽小蚌。見爾雅‧釋魚注。
○ 寒玉。竹別名。見正字通。
○ 公玉。複姓。史記‧封禪書:濟南人公玉帶。
○ 叚作頊。周禮大卜:一曰玉𠧞。【注】帝顓頊之𠧞。
玉 第 1374 页 第 8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