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
狼 解释
○ 似犬。銳頭白頰。高前廣後。見說文。〔按爾雅釋獸云。狼、牡貛牝狼。其子獥。絕有力迅。疏。舍人曰。狼、牡名貛。牝名狼。其子名獥。絕有力者名迅。陸璣詩疏云。其鳴能小能大。善爲小兒啼聲。其膏可煎和。其皮可爲裘。本草綱目云。狼、豺屬也。處處有之。北方尤多。南人呼爲毛狗。其居有穴。其色雜黃黑。亦有蒼灰色者。其糞爲烽烟。直上不斜。其性善顧。〕
○ 佷也。見廣雅‧釋詁。
○ 荒也。淮南‧要略:秦國之俗貪狼。
○ 蠻也。峒谿纖志:狼人多在南丹三州。鷙悍天下稱最。
○ 狼戾。乖背也。文選馬融賦:乍跱蹠以狼戾。又猶交橫也。淮南‧覽冥:狼戾不可止。又言多也。孟子‧滕文公:樂歲粒米狼戾。又暴戾不仁也。漢書‧嚴助傳:閩越王狼戾不仁。殺其骨肉。
○ 狼藉。聚物不𢿋之意。爾雅翼:狼貪猛之獸。聚物而不𢿋。故稱狼藉。
○ 狼牙。箭名。宋史兵志:大定中始造箭。曰狼牙。又毒葯也。周禮醫師聚毒葯疏。葯中有毒者。謂巴豆狼牙之類。
○ 狼尾。草名。爾雅‧釋草:盂、狼尾。【疏】草似茅。今人亦以覆屋。又灘名。水經江水注:江水又東經狼尾灘。
○ 狼杷。草名。爾雅釋草攫烏階疏:今俗謂之狼杷是也。
○ 狼壺。投壼之名。顏氏家訓‧雜藝:投壺之技。近世益精。乃有倚竿帶劍狼壺豹尾龍首之名。
○ 狼居胥。山名。漢書‧霍去病傳:封狼居胥山。
○ 狼牙修。國名。南史西南蠻傳:狼牙修國在南海中。
○ 皋狼。縣名。漢屬西河郡。當今山西永寧縣西北。
○ 寥狼。擥擾也。杜篤賦:寥狼卬筰。
○ 條狼氏。官名。見周禮秋官序官。
○ 星名。史記‧天官書:東有大星曰狼。下有四星曰弧直狼。
○ 山名。一在甘肅寧夏城東南二百九十里。一在江蘇南通縣南八十里。五代吳拒梁。戰於此。
○ 白狼。水名。水經遼水注:遼水又右會白狼水、出右北平白狼縣。〔按白狼水、當今大淩河。白狼縣、當今奉天承德縣。〕
○ 姓也。左文二年傳:狼瞫取戈以斬囚。
解释狼犺。獸名。似猴。見集韻。
解释同浪。博狼。地名。漢書‧張良傳:秦始皇帝遊至博狼沙中。〔按史記作博浪。〕
狼 第 1271 页 第 5 字